首页 新闻 评论 视频 专题 文化 直播 图库 看红河 经开区 红河消防

【元阳】哈尼梯田文化博物馆

作者: 来源: 红河网 时间:2020-09-21 15:36:23

哈尼梯田文化博物馆~1.jpg

【哈尼梯田文化博物馆简介】哈尼梯田文化博物馆位于民族文化浓郁而美丽的哈尼小镇,距县城南沙45千米,是世界文化景观遗产——红河哈尼梯田农耕文化的集中展示区,是元阳县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典范。

哈尼历史文化博物馆占地面积4786.14平方米,建筑面积8760平方米,总投资17467万元,其功能定位为世界文化遗产展示中心、红河哈尼梯田管理中心、监测中心、资料收集中心。

哈尼历史文化博物馆外观设计灵感来源于哈尼族的吉祥物——白鹇鸟,白鹇鸟象征哈尼人的聪睿和善良,哈尼人信奉白鹇鸟,白鹇鸟保佑哈尼人,人与鸟相伴,鸟与人相随,创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氛围。在结构上采用的设计理念是吸收哈尼人梯田开凿的智慧,依山就势,呈阶梯状,尊重自然,因势利导,将建设融入大地,成为大地雕塑的一部分,以梯田形态灵活布局,使之与场地环境相融合,成为具有展示梯田文化遗产价值的公共文化设施。外景布局依据哈尼梯田农耕文化的核心元素——“四素同构”(森林-村寨-梯田-水系)价值体系进行合理分布,上部为森林,中间布局水系、村寨(博物馆建筑),下方为哈尼人民世代耕作的梯田。整个外围采用哈尼农耕技艺、按照国家湿地公园的标准进行治理和恢复,森林树种选用当地涵养水源的品种,乔木、灌木、地被进行合理布置,维护湿地生态系统完整性,展现湿地生态过程和生态服务功能。河道采用原生态的模式进行治理,保持土沟渠的渗水功能,在河道上布置刻木分水,展示哈尼梯田分水的科学化。梯田修复按照当初梯田开凿模式,依山就势,同样保持其渗水性,展示湿地功能。建筑物外围采用夯土墙干挂板,颜色接近哈尼村寨土墙颜色,体现村寨风貌。

室内一、二楼为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静态展示区,三楼为哈尼哈巴传承展示区。“哈尼哈吧”哈尼语意为哈尼古歌,2008年3月,“哈尼哈吧”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哈尼古歌》是哈尼族社会生活中流传广泛、影响深远的民间歌谣,是有别于哈尼族山歌、情歌、儿歌等种类的庄重、典雅的一种古老歌唱调式。哈尼哈吧涉及哈尼族古代社会的生产劳动、宗教祭典、人文规范、伦理道德、婚嫁丧葬、吃穿用住、文学艺术等,是世世代代以梯田农耕生产生活为核心的哈尼人教化风俗、规范人生的百科全书。从目前已收集整理的哈尼哈吧资料来看,哈尼古歌《窝果策尼果》、《哈尼阿培聪坡坡》、《十二奴局》、《木地米地》是哈尼哈吧的经典代表。从演唱的场合看,哈尼哈吧主要在祭祀、节日、婚丧、起房盖屋等隆重场合的酒席间由民间高手来演唱,表达节日祝贺、吉祥如意的心愿;从演唱的内容来看,规模宏大,结构严谨,歌手可以连续演唱几天几夜。从演唱的特点来看,在隆重的场合因事而歌,摆酒吟唱,向亲朋好友、村寨百姓传递古老的规矩和道理,或美好祝福。演唱方式由一人主唱,众人伴唱,或一问一答,二人对唱而众人和声;若遇重大年节,可以完整演唱十二调主要内容,一位歌手难担大任,须数位歌手联袂演唱。《哈尼哈吧》着重叙述哈尼社会各种风俗礼仪、典章制度的源起,分上下篇,上篇主要讲述神的古今,由神的诞生、造天造地、杀牛补天地,人、庄稼、牲畜的来源、雷神降火、采集狩猎、开田种谷、安寨定居、洪水放滥、塔婆编牛、遮天树王、年轮树组成十二章;下篇讲的是人的古今,由头人、贝玛、工匠,祭寨神、十二月风俗歌、嫁姑娘讨媳妇、丧葬的起源、说唱歌舞的起源、翻年歌、祝福歌组成十二篇。十二大内容可分可合,可通篇演唱,也可独立演唱,根据当时的仪典场合选择相宜的内容章节而定。

(责任编辑:李婷 审核:卢秀丽)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