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评论 视频 专题 文化 直播 图库 看红河 经开区 红河消防

石屏县大塘村:从贫困寨到幸福村的蝶变

作者:常玉选 来源: 红河网 时间:2021-03-10 02:11:28

春回大地,万物竞发。石屏县异龙镇大塘村委会的田野早已成了绿色“画布”。“画布”上,村民们砍甘蔗、打理蔬菜的忙碌节奏,成了春天交响曲最生动的旋律。

从脱贫攻坚战打响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自始至终,大塘村委会干部群众都是拧成一股绳,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易地扶贫搬迁、调整产业结构、革除陈规陋习、提升人居环境等系列措施,迈出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坚实步伐,实现了从昨日贫困寨到今日幸福村的完美蝶变。

特色产业铺平致富路

“石屏最穷数大塘,住的土掌房、喝的泥浆水、吃的包谷饭,一张牛皮一张床,好女不嫁大塘郎……”这句描述大塘村委会贫穷的顺口溜曾在石屏县广为流传。

“为什么贫穷?关键问题是没有产业支撑。”大塘村党总支书记白春光一语中的。可村委会下辖的大塘、白土田等8个村民小组,几乎都处于海拔500米到900米之间,有着种植特色蔬菜、水果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意识到这一有利条件后,石屏县和异龙镇的决策者因地制宜,决定引导群众发展壮大本地特色种植养殖业,拓宽增收渠道。

3.JPG

蔗农甘蔗装车忙

该村引入了石屏县东糖公司,引导当地群众发展甘蔗种植。在登白勒村民小组村头的甘蔗田里,村民杨洪文的30多名街坊邻居正热火朝天地帮他家砍甘蔗。他们说,村里杨文亮最先种起了甘蔗,他靠20亩的甘蔗收入和养牛收入,一年下来纯收入在8万元左右。在他的带动下,目前全村已种植甘蔗3000亩,产量达1万吨,产值500万元,仅甘蔗种植年人均收入就达到了8000元。村党总支还带头成立黄牛养殖合作社,扶持10头至20头规模养牛示范户20户,带动全村发展黄牛养殖1000多头。利用当地丰富的牧草资源和甘蔗废料养殖小黄牛,让大塘村委会所有贫困户实现了稳定脱贫。

沿着海拔500米左右的小河底河岸一路前行,记者看见村民三三两两地在田间打理冬早蔬菜。小河底村民小组村民白文彬告诉记者,自家种植了2亩山药、1亩冬瓜。最多的人家种植冬瓜10多亩、火龙果40多亩。由于气温高,小河底沿岸可种植一季早春蔬菜、一季水稻、一季冬季蔬菜,每亩冬瓜平均收入约1万元,每亩山药平均收入约2万元,每亩火龙果平均收入1万多元,“再加上出去打工的收入,家家户户都过上了好日子。”白文彬说。

5.jpg

村民打理山药苗

异龙镇副书记许建平告诉记者,在脱贫攻坚初期,县级统筹安排同处于干热河谷、走在冬早蔬菜开发前列的马鞍山村委会对大塘村委会开展结对帮扶,对小河底河、大塘河沿河500亩土地进行统一规划,通过实地培训、技术指导,推广“菜—稻—菜”一年三熟种植模式,重点引导白土田、密桶树搬迁点群众发展辣椒、冬瓜、豇豆等冬早蔬菜种植,实现产业发展多元化。目前,全村发展甘蔗3000亩、烤烟216亩、芭蕉300亩、火龙果130亩,发展豇豆、西葫芦、油辣等冬早蔬菜500亩。

文明新风拂山寨

来到白土田村民小组村头,只见屋墙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红色标语非常醒目,而墙上的《白土田村村规民约》《白土田村环境卫生管理公约》也十分抢眼。

“我们的村规民约对村务管理进行了规定,并且督促村民自觉落实。”白春光说。为了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大塘村委会全面开展清洁乡村行动。村里充分发挥党员和驻村工作队队员、“巾帼连心”服务队的作用,划分卫生责任区,组织群众持续开展“五清一革”清洁乡村行动,引导群众告别生活陋习,营造卫生温馨和谐的居住环境。

为清除陈规陋习对迈向小康生活的不利影响,大塘村委会还通过制定村规民约、评选文明家庭、巾帼志愿服务、实用技术培训等具体措施,让乡风文明在大塘村委会蔚然成风。目前,大塘村委会无一家大操大办红白事。

建强基层党组织壮大集体经济

异龙镇在大塘村委会采取选优配强第一书记、规范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措施,锻造一支服务农村工作的“铁军”队伍,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2014年,借着强基惠农“股份合作”经济的春风,村党总支在工作队的帮助下,决定立足已发展成规模的甘蔗产业和草场资源丰富的优势,巩固提升黄牛养殖业,发展集体经济。在大塘村委会大塘村民小组小黄牛养殖基地,白春光介绍:“这些牛,交给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养殖。养殖收入贫困户和村委会四六分成,村委会每年有5万多元的收入,另外,村委会还有2亩地大的光伏发电场,每个月也有9000元的收入。”

在村党总支的带动下,村里的党员觉悟提高很快。党员白玉明主动带领群众发展火龙果、生猪等产业,他说,文化低点不怕,怕的是不能带领群众致富。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李春良信心满满地说:“正是在各级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下,村里这几年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责任编辑:刘雯霁 审核:卢秀丽)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