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评论 视频 专题 文化 直播 图库 看红河 经开区 红河消防

“福地”盛开民族团结花

——弥勒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走笔

作者:罗宏伟 来源: 红河网 时间:2021-01-27 22:11:37

在弥勒市巡检司镇高甸村“爱佐爱莎”文艺广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阿哲音乐”传承人、彝族支系阿哲人庙王英与村民一起穿着艳丽的民族服装,唱着“你的舞姿美、他的歌声亮、我的饭菜香,多姿多彩的生活不分你我他、幸福的大家庭一个也不少……”,跳起欢腾的舞蹈,庆祝弥勒市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

欢庆场景,也在该市东山镇将军寨社区,西一、西二、西三等乡镇文化活动中心,以及城区乡村大舞台等地文化广场上演,每个人的脸上都充满喜悦。

凝聚脱贫力量 共享小康生活

3.JPG

“不愁吃、不愁喝,想买啥就买啥,想唱歌跳舞有广场,生活这么好,当然高兴了!”庙王英的话道出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过上小康生活之后的共同心声。

在东山镇将军寨社区文化广场,只见彝族支系阿乌人陈培芝正在与社区居民跳着欢快的舞蹈。她告诉记者:“搬到社区后,我家前后邻居之前都不是一个村的、民族也不同,但我们都相处得很好。有好吃的互相分享,有困难相互帮助,亲如一家人!”

群众的幸福生活是民族团结示范创建工作的初衷。弥勒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局长姜有文介绍,该市有6个世居民族、23个少数民族,而这些少数民族群众大多居住在偏远山区,脱贫难度较大。为此,该市安排27名市级领导联系12个乡镇49个贫困村,并成立49个驻村扶贫工作队,选派163名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全面吹响了民族地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号角。

在持续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的同时,该市先后投入专项资金4477万元,多方整合配套资金8.14亿元,加快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扶持产业发展。

截至2020年年底,该市3个贫困乡镇、49个贫困村、12988户47531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按照现行标准均实现了脱贫摘帽。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3年的29563元、11092元增加到如今的38143元、14803元,年均分别增长8.3%、14.2%。该市兑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庄严承诺。

八项示范出彩 民族团结共荣

弥勒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根本方向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该市突出一条主线、围绕三个重点、打造八项示范、聚焦“十一进”工作,形成了“以点串线、以线连片、以片带面”“重点培育、典型引领”的示范效应。

4.JPG

弥勒西三镇蚂蚁村举行阿细人长街宴

“我们村今天的社会影响力,就是通过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发扬,以及不同民族群众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换来的。”西三镇蚂蚁村党总支书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曾虎龙告诉记者,可邑村民小组乃至整个西三镇,都是阿细跳月、阿细先基和阿细祭火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源地。近年来,在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中,西三镇荣获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彝族阿细跳月”之乡称号,可邑村荣膺第三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以可邑小镇为代表的蚂蚁村,已经形成了既保持民族文化特色又体现各民族融合发展的特点,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化格局。

6.JPG

阿细歌舞演出

为促进民族文化繁荣,该市连续举办10届“弥勒阿细跳月民族节”和民间“爱佐爱莎艺术节”,开发了以可邑彝族风情特色小镇为代表的一批具有民族文化特色和浓郁民族风情的特色乡村旅游项目。全市旅游接待人数和收入从2016年的607万人次、37亿元,跃升至2019年的1205万人次、142亿元。

弥勒市现有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23个、州级示范单位78个,西一镇红万村、西三镇可邑村、巡检司镇下高甸村先后被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涌现出东山镇、红河卷烟厂、太平湖森林小镇、弥阳镇城关社区等一大批叫得响、有特色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品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铸牢,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共享民族团结进步成果的愿景如今在弥勒大地已成为现实。

(责任编辑:刘雯霁 审核:卢秀丽)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