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评论 视频 专题 文化 直播 图库 看红河 经开区 红河消防

乡村善治构建幸福家园

——我州提高乡村治理水平工作纪实

作者:李易 倪琴 来源: 红河网 时间:2020-12-15 19:55:31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一个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乡村社会,是我国乡村百姓千百年来不曾改变的追求和向往。

“要夯实乡村治理这个根基。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选好配强农村党组织书记,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加强村级权力有效监督。”“十三五”以来,在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指引下,州委、州政府不断提升我州乡村治理水平,主动探索、积极创新,在乡村善治之路上展现出了独特的红河风采,增强了广大乡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变“代民做主”为“由民做主”

盲目攀比、大操大办、好吃懒做、酗酒赌博、封建迷信、不讲卫生……在元阳县黄茅岭乡,村民之间曾存在着一股陈规陋习之风,在此影响下,群众深陷贫困的“泥潭”。

刹停不正之风,弘扬文明新风刻不容缓。可应该怎么做?这是一个知易行难的大问题。

“事情怎么办,群众说了算。”黄茅岭乡以自然村为单位成立了52个村民议事会,在村民的集体讨论下,确定了办红白事请客不超过30桌,每桌费用控制在200元以内,每桌烟酒支出在20元以内,赠送礼金或礼品价值不超过100元的标准。现在,村里红白事大操大办的陋习得到了遏制,文明新风吹拂到了村子各个角落。

“自建立村民议事会制度后,村里的大事小事全由村民自己做主,从源头上减少了群众‘不满意、不认可、不买账’的现象。”元阳县委常委、黄茅岭乡党委书记李明学说。

黄茅岭乡的改变,只是我州积极探索村级治理新模式,强化基层自治,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我州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村民自治组织为抓手,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都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决策和监督。目前,全州成立村民议事会5730个、红白理事会5981个、道德评议会5284个。

“代民做主”逐渐变为“由民做主”,在我州农村基层一线,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的内在动力不断得到激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涌现,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攀升——

在石屏县大桥乡大平地村,村民们积极参与到村庄规划编制与实施管理中来,大家看着村庄实景图共同决定村庄布局、发展规划,主动参与到美化村庄行动中去,主人翁意识的觉醒助推了农村人居环境的提升;在绿春县,各乡镇通过依托村“三委”成员、农村党员、乡贤能人、致富带头人等,大力推动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等村民组织加强自身建设,编制村规民约,开展乡风评议,建立健全道德激励约束机制,形成健康向上的群众监督及舆论氛围,持续推动移风易俗工作,村民精神面貌大幅度提升……

“小超市”激活大动力

“把家里整理得干净整洁就能得到积分,然后可凭积分兑换东西。”拿起用积分兑换的满满当当一大袋油、牙膏、牙刷等生活用品,白高友高兴地向记者介绍。

坐在元阳县牛角寨镇牛角寨村委会一村三组的白高有家,只见整个小院干净整洁,柴火整齐地码放在墙角,堂屋门口垫着红色脚垫,茶几上的物件摆放得井井有条。在说起自己生活发生变化的来源,白高有频频提到一个关键词——“动力小站”。

他介绍道,自从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村里建起了“动力小站”,村民们平时只要认真学习扶贫政策、打扫好自家卫生、努力发展生产,就可以获得积分,凭积分就可以去免费兑换东西。在疫情防控期间,只要做到不聚会、不串门、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和少出门、戴口罩也能得到积分。自从村里有了“动力小站”,他家已兑换积分6次。“今后我家一定会尽力在各方面都做好,争取得到更多的积分,领到更多的东西。”白高有说。

乡村治理,村民在其中发挥的作用至关重要。唯有激发起所有村民参与其中的动力,乡村治理才能取得良好效果。而“动力小站”,就是我州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推进乡村治理水平不断提升的重要抓手之一。

近年来,我州坚持政府主导、村级负责、群众受益的原则,有序推进“动力小站”“爱心超市”“荣誉超市”等建设。社会捐赠、村集体收益等资源被纳入超市管理,群众在政策知晓、环境卫生、移风易俗、乡风文明、产业发展等方面的表现则被纳入积分管理,以表现换积分,以积分兑换生活、生产物资,变“送钱送物”为“表现积分兑物”。

“小超市”迸发出了大能量、发挥了大作用。目前,全州共建设“动力小站”“爱心超市”“荣誉超市”806个,用激励机制破除了“等靠要”思想,激活群众劳动致富的内生动力,引导群众树立积极向上的生产生活理念,成功将乡村治理工作的政府行为转化为群众的自发行动,源源不断地为全州乡村治理能力提升提供强劲动力。

普法“春风”促和谐

不久前,在屏边县湾塘乡集镇中心位置,一场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扬宪法精神”为主题的宪法宣传周系列活动吸引了大量村民的驻足。活动现场,普法宣传“小喇叭”用苗、汉“双语”向前来赶集的群众进行普法宣传,并向过往群众发放了宪法、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农村常用法律知识读本和疫情防控、爱国卫生运动“7个专项行动”、扫黑除恶、打击整治跨境违法犯罪专项行动等法律法规知识宣传资料、环保袋、围腰、帽子等6700余份,接受群众法律咨询186人次,扫码关注“云南普法”206人……

法者,治之端也。搞好乡村治理,提升群众法治意识不容忽视。“十三五”以来,我州始终紧紧抓住普法工作不放松,严格按照目标任务,结合红河实际,深入扎实开展“七五”普法工作,打出了一套多点发力、突出重点的漂亮普法“组合拳”——

整合资源充实普法力量。充分运用省、州法学专家学者、执法人员等专业力量,全力动员社会力量,组建起了一支强大的普法团队。目前,全州共建立各级普法讲师团26个489人,普法志愿者团队114个3395人,乡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村居服务点实现全覆盖。

紧盯重点人群精准普法。抓实边境地区群众、少数民族群众、宗教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学法,深化拓展“法律六进”“宪法边疆行”“法治宣传边关行”“法治宣传固边防”等专题宣传活动,并结合边疆地区实际,推广运用“双语普法”、编演文化节目、摄制微电影、法治电影巡映等民族地区普法经验做法,进一步丰富宣传形式。

围绕大局开展主题法制宣传。围绕打赢打好三大攻坚战、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疫情防控开展主题法制宣传,为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法治红河、平安红河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七五”普法工作开展以来,全州7个村委会(社区)被命名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30个村委会(社区)被命名为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258个村委会(社区)被命名为全州“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乡村治,则百姓安。在全州上下持续推进乡村治理能力提升的不懈努力下,红河大地上的一个个乡村正逐步成为农民群众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一幅幸福的田园生活图景正徐徐展开。

(责任编辑:刘雯霁 审核:卢秀丽)
1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