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评论 视频 专题 文化 直播 图库 看红河 经开区 红河消防

幸福之花在边疆持续绽放

——我州增强民族地区社会治理能力纪实

作者:李易 黄传龙 来源: 红河网 时间:2020-11-19 00:24:06

村外青山如黛,村内溪水潺潺。在青山绿树的掩映间,屏边县白河镇热水村委会三家村这个壮族村寨格外宁静祥和。

入村道路两旁的墙壁上,绘有一幅幅体现民族团结的宣传画,当地群众身着民族服饰三三两两进出,呈现出一派幸福和谐的生活图景。

“你帮我割香蕉,我帮你摘芒果,大家互帮互助,才有了三家村的今天。”热水村党总支书记陆荷海说,“社会稳定是致富的基础,民族团结则是基础的基础。”

今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云南期间指出,云南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不断增强边疆民族地区治理能力”。“十三五”期间尤其是去年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红河州坚持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为总抓手,巩固深化拓展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创建成果,不断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持续改善社会发展质量,以最坚实的步伐,向着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目标迈进。

让党旗在基层治理一线高高飘扬

绿春县平河镇大头村委会拉祜寨是一个集“民族直过区、特少民族村、边境特困村”为一体的深度贫困村,距离边境线800米,全村33户168人都是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大部分群众听不懂汉语,是该县贫困程度最深、致贫原因最复杂的村寨。

曾经的王九才和其他拉祜寨村民一样,思想上有惰性、生产上没技术,不种地、不干活,守着贫困过日子。然而,在村干部和挂联干部的帮助下,现在的他就像换了一个人,自信爽朗、干活麻利,先后6次参加种植养殖技术培训,逐渐种起了茶叶、花椒,饲养了土鸡,并总结出一套土鸡饲养经验,农闲时还积极外出打工。“是共产党救了我们!”如今,走进拉祜寨,耳边总会听到这样的话语。

为了帮助当地群众摆脱贫困,绿春县以“党建引领、支部入寨、先锋上阵”为抓手,探索实践“基层党建+脱贫攻坚+综合治理”的守边固边工作模式,坚决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这只是我州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结合边疆民族地区实际,积极创新,不断增强民族地区社会治理能力的一个缩影。

党旗指引发展方向,凝聚前进力量。我州始终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坚持重心下移夯实基层基础,将党旗插在基层一线、贫困一线。

着力建强贫困地区基层党组织。深入实施农村“领头雁”培养工程,落实选优配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专项行动,以抓好19个边疆党建长廊“四位一体”建设试点项目为重点,持续巩固“军警地”共建、“红旗飘飘”工程等成果,推进党建引领稳边固边、兴边富边。

持续加强贫困地区党员队伍建设。2013年以来,全州累计培养“明白人”“带头人”9770名,发展项目3658个,带动5.4万户群众增收致富。持续深入开展“万名党员进党校”等活动,截至目前,全州各级开展“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77期,培训普通党员12307人。

与此同时,我州充分利用乡镇党校、各类党群活动服务中心、党员活动室等阵地,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农村、进社区、进千家万户,教育引导边疆各族人民心向党、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织密坚强的基层组织体系,不断增强了党的组织优势、组织能力、组织力量。以党为中心,全州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并不断向前奋进。

在交融间凝聚前进的磅礴力量

“阿哲的故乡,幸福甜蜜的地方。白云留恋天空,蜜蜂留恋鲜花,我热爱阿哲的故乡……”每天傍晚,在弥勒市巡检司镇高甸村委会下高甸村民小组爱佐爱莎文艺广场上,不少彝族支系阿哲村民,伴着四弦,欢歌曼舞,歌颂新时代、共享小康新生活。

在这里,村民赵学祥家的住房要拆除重建,全村青壮劳动力主动帮忙,节省工钱达10万元;村民赵文清生病,全村村民前往看望……“有困难大家帮,在我们村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村党总支书记赵连和说,有了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政策扶持,加上村民团结一致、亲如一家,高甸村去年就实现了整村脱贫。

近年来,我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根本方向,大力实施“凝心聚力”工程,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之间越发团结和谐,奋进新时代的力量日益磅礴。

——注重打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平台和载体,突出抓好乡村、社区、单位、团体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积极创造“嵌入式”的社会生活环境,各民族形成密不可分的共同体。

——充分利用国家法定节日、民族节庆等时机,以及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各地群众广泛开展形势多样的活动,不断增强各民族之间的感情交流,教育引导各族群众团结一心跟党走。

——充分挖掘和发展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充分体现中华文化的一体性和多样性特质,《哈尼古歌》《诺玛阿美》《哈尼交响》《流芳》等一系列优秀文艺作品充分反映我州少数民族群众生活,并广受各界好评。

2019年10月1日,千年哈尼梯田迎着朝阳映射出夺目的光芒。上午9时,元阳县阿者科村的哈尼族群众,身着崭新的传统服饰,带着年幼的孩子,聚集在一起,准备观看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

“以前日子很苦,现在的日子越来越好了,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感谢党和政府,祝愿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村民高学芬操着一口不太流利的汉语激动地说。

绘就安全稳固的最美国门“底色”

“下游有船只驶来,请各执勤点注意。”在河口县坝洒农场田头国门安全屋疫情防控执勤点,李秀萍和李树仙二人手中的对讲机传来了报告声。

二人立马高度戒备,对驶来船只进行认真观察,在确定一切正常后,才又回到执勤点内。自今年4月起,她们以志愿报名的方式加入到了边境疫情防控执勤工作中,成了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联防联控机制的一员,同其他社区干部、党员、居民和边境派出所民警一道,每天24小时值守边境一线,坚决守卫国门安全。

我州边境线长达848公里,很多地方无天然屏障、便道繁多,边境管控工作难度高、压力大。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云南时强调,“要健全强边固防工作机制,切实维护边疆稳固。”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我州始终高度重视稳边固防、兴边富民工作,坚决守好国门。

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我州不断探索实践和推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尤其注重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边境疫情防控的强大动能,组织动员全州所有党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志愿者“四个行动起来”,充分发挥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联防联控机制,坚决御疫情于国门之外。在全州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州至今保持陆路边境病例零输入。

在金平县金水河镇隔界村,“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抗疫先进个人”隔界村党支部书记、外事界务员普玉忠刚从全国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载誉而归,便马上带领巡逻小分队继续奋战在边境一线上。他说,只要全村人同心协力,构筑起“家家是哨所、人人是哨兵、处处有防范”的防控体系,就一定能守好国门、护好家园。

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2019年12月9日,国家民委命名我州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红河儿女立足实际,进行了一场推进边疆民族地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生动实践。

如今的红河大地上,各族人民过上了从未有过的幸福生活,并将迈向更加幸福的未来。

(责任编辑:马超 审核:卢秀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回到顶部
显示稿件总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