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评论 视频 专题 文化 直播 图库 看红河 经开区 红河消防

厚植绿色筑牢生态屏障

——“绿色生态靓红河”系列报道(三)

作者:宋文 倪琴 魏道俊 李立章 胡彦辉 来源: 中国红河网 时间:2019-10-22 23:07:52

W020191022356214396050_600.jpg

交通主干道两侧的绿色屏障

沿着蜿蜓的山道,来到开远市乐白道街道办事处阿枢寨村的山头上,一株株湿地松在雨水的滋润下显得愈发苍翠。举目远望,上万株苗木正郁郁葱葱、生机勃发,从山坡一直延伸至山脚的高速……

“石漠变绿洲,这是一个奇迹!”阿枢寨村47岁的村民李绍荣望着此景不由地发出感叹。阿枢寨村曾是重度石漠化地区,生活在这片地区的人们,常年与石山对峙、与穷困打拼。在“绿色生态靓州”建设中,我州持续大力推进城市和通道面山绿化的行动,让许多像阿枢寨村一样的地方,石山变青山、致富有希望。李绍荣欣喜地说:“现在山变绿了,我们十分珍惜!我还当起护林员,有了稳定收入!”

启动三年行动计划

红河州在云南省的生态区位十分重要,但由于处于珠江上游喀斯特地带,地质条件复杂,尤其是北部的蒙自、个旧、开远、弥勒等县市周边水土流失严重、岩石裸露、植被稀少,是石漠化程度较为严重的地区。

誓将荒山石山变成绿水青山!州委、州政府坚持“保护优先、发展优化、治污有效”工作思路,在有效保护好州内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公益林的同时,把城市和通道面山绿化作为推进“绿色生态靓州”建设的重要抓手,在全州上下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植绿增绿护绿行动。

2016年,我州出台《关于加快推进通道和面山绿化工作的决定》,以此为起点,染绿红河的蓝图徐徐展开。2018年,在前期工作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州委、州政府启动《红河州城市和通道面山绿化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要求全州各级各部门按照“南部重点在保护、北部重点在建设”的思路,坚持“因地制宜、分区施策、适地适树”,实行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生态公益与经济林果相结合、生态修复与乡村振兴相结合,以面山绿化为抓手,以县市为主体,全面实施三年行动计划。到2020年,要完成城市和通道面山绿化50万亩,全州城市和通道面山森林覆盖率和林木覆盖率要显著提高,生态景观和人居环境要得到明显改善。

“以‘只要功夫做到家,不信青山换不回’的决心,推动工作、实现目标!”自2016年以来,州委书记姚国华每年都数次深入荒山造林、石漠化治理、生态修复的第一现场调研,协调解决问题,并在调研中为各县市指出“担好责任、做好规划、建好机制、选好主体、做好服务”路径办法,确保城市和通道面山绿化取得实效。

以上率下、层层带动。从州级部门到县市,纷纷把城市和通道面山绿化作为“一把手”工程,以“只要功夫做到家、不信青山换不回”的决心造绿增绿护绿,高位高效推动工作。 

一张蓝图绘到底

走进蒙自市林草局党组书记王忠昌的办公室,记者看到一幅蒙自市滇南中心城市通道面山绿化三年行动计划项目示意图。图上,蒙自市“一环、三线、七点”的布局清晰明了,涵盖了蒙自绕城高速两侧通道面山、蒙屏公路沿线蒙自段、脱贫攻坚示范线、万亩现代农业产业园示范线以及全部高速公路收费站等区域。王忠昌向记者介绍:“蒙自市正按照规划推进城市和面山绿化,已完成4.7万亩,城市和通道周边许多山石裸露的地方已经披上绿装!”

每个县市都有一张类似的项目示意图,虽区域不同、项目不同,但都是在全州“一区一带一屏一廊一核多点”的绿色生态空间格局统揽之下。

什么是“一区一带一屏一廊一核多点”?

记者从州林草局了解到,一区即北部石漠化生态治理区;一带即红河谷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带;一屏即沿边森林生态安全屏障;一廊即全州境内高等级公路、铁路绿色景观廊道;一核即滇南中心城市核心区;多点即全州13县市城市规划区内或城市周边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

州林草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在推进城市和通道面山绿化工作中,我州科学合理规划出“一区一带一屏一廊一核多点”布局,以县市为主体推动工作落实。近年来,13县市按照州委、州政府的统一部署和总体规划,制定各自具体计划,逐年分区分片对规划区范围内的城市面山和主要交通干道宜林荒山或宜绿农用地、可视范围内的采石场、采沙场、壕沟等区域进行生态修复、提质增绿和绿化美化。

在推进绿化中,各县市还按立地条件将绿化地块进行细分,坚持因地制宜、分区施策、适地适树,探索建立定岗、定人、定标准和包片、包苗、包栽、包活、包管理、包成林的“三定”、“六包”等机制,确保绿化树木有人种、有人管,长得好,有效破解“年年栽树不见树”难题。

复绿群山可持续

从第一棵绿树在荒山上艰难存活,到数千万棵绿树长成万亩林莽,我州除了有“只要工夫做到家,不信青山换不回”的决心和行动,更有让绿色浸染山川、造福百姓的探索和创新。

石蒙高速公路竹朋段东面山,万亩石榴基地形成一望无际的林海。弥勒市在推进绿化中,积极探索“生态修复保护与农业开发融合发展”模式,引入红河州红果农业有限公司在东面山投资建设万亩石榴庄园,并整合低效林改造、退耕还林、陡坡地生态治理等项目资金推动项目建设。公司则建立基地与农户紧密联系的机制,将流转的土地通过专业整理、增肥、标准化种植后以580元/亩再承包给农户经营管理,并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品牌”等经营管理模式,合力推进2万亩石榴种植及森林旅游等项目。站在基地最高处远眺绵延的绿色和丰收的果实,公司总经理王猛满心欢喜:“既复绿荒山石山,又让群众有了稳定收入,还让公司获得长足发展!”

开远市南洞流域生态建设项目治理片区,一座座山坡已被绿色覆盖。该项目是开远市首个利用开发性和政策性金融贷款的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示范项目,规划建设面积59397亩,分8个片区、12个地块实施。开远市采取“政府+政策+项目+社会主体”方式,通过政府引导、政策补助,目前已引进8家社会主体参与项目建设。各社会主体根据土壤情况种植经济林果、观赏树及生态树,对石漠化严重的区域进行治理修复。云南四季丰锦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负责冷水沟东面和阿得邑片区,据公司总经理胡飞介绍,公司一方面在锁蒙高速路边50米范围种植生态林,一方面用其余地块种植沃柑,套种观赏林木及生态树,带动林业产业发展,有效促进当地农户增收。

个旧市贾沙乡陡岩村,600多亩荒山荒坡已被绿色所覆盖,个旧市申发农牧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文锐从一名“矿业老总”转型为“造林人”,带领群众种起了果树。“这是有益的探索!”个旧市林草局副局长徐云海介绍,近年来,个旧市抓住经济转型、传统有色金属加工企业改变投资方向的契机,积极探索民营企业参与面山绿化的扶持鼓励政策,引导企业在绿化重点区域带动群众种植经济林果,目前,红河谷、个冷路、冷清路等周边一批以林产业为主的水果经济示范带已初具规模……

项目引主体、政策扶主体、补助固主体……红河大地,创新之举不胜枚举,绿化造林高潮迭起,各县市都纷纷依托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低效林改造、石漠化与陡坡地治理、防护林建设等重点生态工程实施,引入社会主体参与绿化,走 “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新路。同时,积极发动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参与义务植树,13县市城市和通道面山,一点点、一片片、一座座变为苍翠青山。

2016年以来,全州累计已完成城市和通道面山绿化和提质增效48.1万亩,全州环境绿化美化成效明显,绿色生态空间格局逐步形成。


(责任编辑:卢晔 审核:李玉清)
1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