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评论 视频 专题 文化 直播 图库 看红河 经开区 红河消防

哈尼族:离开家乡,心里没底,梯田里生长出的多声部民歌

作者: 来源: 中国红河网 时间:2019-09-16 20:49:07

“可爱的中国”系列短视频云南篇,今天出场的是哈尼族。

55岁的陈习娘有一个柔软的名字,实际上他是一个朴实的哈尼族汉子。尽管已经是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还带着乐队到美国、荷兰等世界各地演出,回到家乡,陈习娘一样会下地劳作。

为什么不搬到县城或者条件更好的地方去生活呢?“正因为我是唱多声部民歌的,才能去到外面的很多地方,我要在家乡坚守,离开家乡心里没有底。”陈习娘说。

很多人对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红河哈尼梯田那犹如艺术家画作般,蔚为壮观、气势磅礴的美景充满了向往,它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典范,历经千年时光流转。世人皆知元阳梯田,而红河县的撒玛坝梯田,一样有着壮美的风景。

红河县位于云南省南部,是全国最大的哈尼族聚居县,有着“云端古城,梯田故里”的美称。

红河县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丰富,拥有哈尼梯田26万多亩,还有历史悠久的哈尼长街宴,独具一格的“奕车风情”,以及“哈尼多声部”、“乐作舞”两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红河县文化馆馆长李白章介绍,哈尼多声部民歌来源于哈尼族古老的梯田文化,由他们的祖辈在梯田耕作时创造并流传下来。

陈习娘,就是国家级非遗项目哈尼族多声部民歌代表性传承人。

采访陈习娘颇有些不易,从昆明到红河县再到阿扎河乡,再到普春村委会,再到罗么村,路途颇为遥远,山路崎岖。光明网和云视网记者徒步踩着刚下过雨的泥路走进村子,沿途雾气笼罩,几步开外就看不到人,却也有一番别样的美。

静谧祥和的小山村里,陈习娘家的庭院打扫得很干净,我们到了以后,陈习娘并不在家。等摄像师架好机位,主持人穆辰好奇地四处走走时,一个穿一身土布黑衣,背上背着背篓的朴实汉子不声不响地走进院中,满是泥的光脚穿着一双凉鞋。他的穿着打扮、外表与田间劳作的农人没有什么两样,谁都没想到这位就是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陈习娘。

当他弹起三弦唱起歌,整个人的身上突然焕发出一种光彩,这是音乐歌舞神奇的力量。

不久,一群身着哈尼族服饰的孩子陆续走进小院,寂静的院子热闹起来。孩子们坐在小板凳上唱起了跟着陈老师学会的歌,不用人组织,开口便唱,那么悠扬,那么动听。

世世代代的哈尼族人在田间劳作时都会哼唱起来,只要有人起个头,其他人就会随声附和,还会随手摘片树叶卷成小管来吹奏,形成多人合唱多声部的效果。

2006年,这种演唱形式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称为哈尼族多声部民歌。

陈习娘传承哈尼族多声部民歌已经有21年了,“多声民歌是我们祖祖辈辈一代代传下来的,特别是栽秧山歌,传承得比较完整。每年栽秧时,大家聚在一起边劳作边唱歌,特别是在‘开秧门’的时候”陈习娘说。

陈习娘的爷爷陈者龙曾是当地的弹唱高手,由于家庭困难,陈习娘没有上过学,从小跟着爷爷放牛。14岁时,爷爷教他唱歌,他还学会了三弦、二胡、笛子、唢呐等的演奏技艺。17岁那年,陈习娘到元阳县牛角寨乡倮里村拜哈尼族“摩批”(哈尼族的最高文化人)张处呼为师,学习哈尼族“摩批”文化,一学就是7年。

通过多年不懈的努力学习,陈习娘掌握了哈尼族多声部民歌吹、拉、弹、唱的各种技艺。2008年,陈习娘被命名为国家级非遗项目哈尼族多声部民歌的代表性传承人。他的女儿和儿子在红河县文工团工作,受他的影响,也学习并且加入了多声部民歌的演唱和传承当中。每次女儿回到大山深处的家,会和父亲坐在火塘边,拿出二胡、三弦,跟着父亲学唱歌。

“我是通过口传心授学会唱多声部民歌的,学得少,不能用文字来记载,希望孩子能多学一点,把多声部民歌更好地传承下去。有一天他们会明白,哈尼族多声民歌的价值,就像你口渴想喝水一样需要它。”陈习娘说。

专家们认为,哈尼族多声部民歌是少数民族民间歌种中最具民族魅力、最豪放、最激烈的一部复调式多声部合唱,是中外民族民间歌种中所罕见的。它凝聚着哈尼族的音乐智慧和才能,展现出哈尼族独特的演唱天赋,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是中华民族音乐的瑰宝。

“可爱的中国”系列短视频云南篇,由云南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云南省广播电视局指导。云南省民族宗教委员会、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支持,光明网和云视网联合摄制、出品。共有16集,于9月9日开始在云视网(http://www.yntv.cn/)、云南手机台、云南广播电视台官方微博、微信等平台推出,每天1集,敬请关注!


(责任编辑:刘雯霁 审核:李玉清)
1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