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评论 视频 专题 文化 直播 图库 看红河 经开区 红河消防

对县市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存在问题的建议

——以弥勒市为例

作者:弥勒市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 钱胜 来源: 红河网 时间:2021-11-20 23:58:29

共享经济、平台经济促进了资源的优化和共享,使企业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自身资源和能力的束缚,实现了快速成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笔者以弥勒市为例,就县市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浅谈对策建议。

一、发展现状

弥勒市加大信息产业招商引资力度,抓住州政府与浙江大学合作共建红河创新技术研究院的契机,引入“科技+产业+金融”服务模式,努力打造集领军人才集聚、新兴企业孵化、高新技术转化、创新人才培养、创新创业服务功能“五位一体”的公共服务双创平台,促进浙江大学科技成果在弥勒转化。由红河创新技术研究院在弥勒新建年产10万吨钢(铝)板数字化彩印生产线建设项目,目前,72台套设备已经调试完毕,试生产调试结束,2020年9月23日已实现第一个订单生产,完成19.3吨彩涂板生产任务,2020年9月25日实现第二个订单生产,完成5.2吨木纹彩印板生产任务,正在准备雕花辊以及油漆备货,下一步计划生产铜拉丝板及岩板。

弥勒市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实体经济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与全国产业数字化的快速发展还有一定差距。新经济给企业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诸多挑战和不确定性。总体来看,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互联网+”产业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

二、存在问题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化生产的范围越来越广泛,新的产品形态和商业模式的不断涌现,产业界限逐渐模糊,组织形式越来越灵活,产品生产效率大幅提高,产业技术转移周期明显缩短,市场敏捷性、竞争性、不确定性越发凸显。据相关数据显示,新经济下第一产业的技术转移周期从平均10年降低为4年,第二产业的技术转移周期从平均5年降低为2年,第三产业的技术转移周期从平均2年降低为0.5年,信息技术的转移周期从过去的1年降低为2个月。这就对企业生存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组织创新、信息创新,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环境,提高核心竞争能力,提升可持续发展力。新经济催生的新产业、新业态多以智力资本等无形资本投入为主,物质资源相对匮乏,面对高新技术的高频迭代,维持企业持续创新发展的资本资源不足,缺乏应对市场变化和不确定性的实力。

三、对策建议:

(一)夯实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光纤宽带、4G网络、电子政务外网等网络设施的改造升级,加快5G网络部署与建设,增强物联网基础支撑能力,推动建立高速畅通、覆盖城乡的网络通信基础设施体系。加快推进5G基站、云平台、大数据中心等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企业智能化升级的基础设施“零障碍”,为新旧动能转换提供强大支撑。采用直接投资、吸引外部投资、多种模式融资等方式,保障基站快速建设,在重点工业区域实现5G网络全覆盖。着力围绕工业互联网、农业互联网、产业数字引擎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布局,围绕城市云节点,推动政府、大中小企业、金融机构等信息系统上云,提升云计算平台的基础能力。加快电力、能源等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有序部署新兴、融合、集约、绿色的数字基础设施,为信息技术赋能实体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二)做大做强电子信息制造业。积极引进与培育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巩固提升电子产品、机电产品等基础优势产业,培育壮大电子器件、智能终端等产业环节,不断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持续加大面向南亚东南亚的电子信息产品与服务输出,提升对外产业辐射能力。加强人工智能技术与各领域深度融合,积极开展人工智能在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工业制造、电商物流等领域的应用示范,提升公共服务便利性与满意度。推动人工智能与工业制造深度融合,开展智能机器人、智能数控机床、机械臂等相关人工智能技术的综合应用,助力企业降本增效,加速数字化转型升级。

(三)完善信息技术专业人才体系建设。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学科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综合运用校企联合办学、工程实训等手段培育多层次、高水平的高素质人才。鼓励企业加强人才培养,重点培养既懂技术又懂信息通讯技术的复合型实用型人才。引进紧缺人才和创业创新团队,将数字经济高层次人才纳入人才服务保障政策范围,努力做好子女入学、医疗健康、住房保障等公共服务。


(责任编辑:韦鸣 审核:卢秀丽)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