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评论 视频 专题 文化 直播 图库 看红河 经开区 红河消防

红河州中药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钱武 来源: 红河网 时间:2021-04-17 20:22:53

红河州中药材种植分布广,有“云药之乡”的美称。本文就我州中药材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谈谈对策建议。

一、存在的困难问题

(一)种植水平低,组织化程度不高。从种植情况看,全州中药材种植主要分布在6个“云药之乡”的山区半山区,以散户种植为主,“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种植户”种植模式少,呈现“小、散、弱”的状况,规模化、标准化种植水平低。从管理情况看,全州中药材种植缺乏统一的种植标准和技术指导,生产环节主要依靠以往经验和人工完成,标准化种植率仅为14.9%,标准化、绿色化、科学化种植水平低。从种苗培育看,全州尚未形成中药材种苗培育基地,部分中药材种植户(企业)对野生中药材种苗进行人工驯化培育,实验设备简陋,自主培育能力低。

(二)产业链短,未形成产业发展闭环。全州中药材种植、加工、流通、销售各环节与中医药发展尚未实现有效衔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低。从种植与加工衔接看,种植户(企业)与加工企业尚未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导致出现全州中药材原料销往全国各地,而州内加工企业又从全国各地收购中药材原料的现象。从加工环节看,全州中药材加工以烘干、切片、中药饮片为主,对中药材药用成分提取、中药配方颗粒生产、中药制剂生产水平低,资源优势尚未转化为经济效益。从流通环节看,州内缺乏成规模、上档次的中药材及产品专业市场,尚未形成中药材原料及产品销售集散中心,中药材原料及初加工产品主要销往我省昆明、文山等地及安徽、广西、河南等省。

(三)专业人才少,创新能力不强。从人才看,全州中药材高层次专业人才和科研团队不足,缺乏从事高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研究人才、高层次管理人才,制约了中药材产业高端化、高附加值发展。从创新发展看,全州中药材发展缺少产学研一体化高端平台、研发中心,缺乏第三方检验检测中心及研究机构,缺少产业发展综合服务机构,创新发展能力弱。

(四)龙头企业少,市场竞争力较弱。从企业看,全州共有15户规上医药制造企业,其中中药饮片加工8户、中成药生产5户,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不强。从品牌看,全州中药材种植50余个品种中仅有红河灯盏花、泸西除虫菊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特色不特、品质不高,缺乏产品竞争力。从销售情况看,全州88户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企业和1502户药品零售门市主要选择销售州外药品。州内部分制药企业销路不通、原料库存多。

二、对策建议

(一)大力推进中药材科学规范种植。一是加强产业规划布局。制定实施《红河州“十四五”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红河州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鼓励和引导中药材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绿色化方向发展。二是科学筛选特色优势品种。根据自然资源优势、中药材加工销售及经济效益等情况,每个县市科学筛选市场竞争力强、经济效益高、生态效益好的1个优势中药材主导品种、1个至2个重点发展品种,加快形成“一县一品”单品优势。三是打造“一村一品”专业村。加大林下药材、森林药材开发和扶持力度,大力培育一批“一村一品”中药材专业村,推动形成特色中药材集群发展产业带。四是建设高标准产业基地。加快优质中药材种源繁育,做好地理标志认证,提高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和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水平。推行中药材种植技术标准,加强中药材种植技术指导,大力发展“定制药园”。

(二)培育壮大中药材产业。一是引进大企业大品牌。瞄准生物医药国际国内大企业大品牌,引进知名中医药企业到红河设立区域总部及研发中心、技术中心、采购中心,加快生物谷大健康产业园项目建设,推动云南生物谷总部搬迁落地弥勒。二是培育壮大现有企业。全面落实各级政府对中医药企业的扶持政策,加大对中医药企业扶持力度,支持灯盏花等中药材产业二次开发和标准提升,推动泸西红灵公司、泽生公司与弥勒生物谷联动发展。积极推行“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种植户”生产经营模式,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中药材产供销一体化发展。以弥勒绿色食品加工中心为载体,加强健康类产品开发与生产,把弥勒打造成全省中药材产业发展重要基地。三是落实发展优惠政策。落实扶持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给予土地流转、建设用地、金融信贷等倾斜支持,实行税费减免政策,促进全州中药材产业健康发展。

(三)推动中药材产业创新发展。一是补齐人才短板。引进和培养发展中药材产业的“高”“精”“专”人才,加强同国内知名中药企业、中药材市场、中药材大客户及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院士或专家工作站。二是加快种子种苗繁育。以灯盏花、砂仁、沉香、南板蓝根、生姜等特色药材原料和三七、草果、重楼为主的药食同源中药材品种为重点,建设种子种苗专业化繁育基地,从源头确保中药材品种纯正、品质优良。三是发展中药配方颗粒。鼓励州内中医药企业提升现代中药提取技术,加强中药配方研发,推动全州中药材产业向中高端发展。四是推动农旅产业发展。鼓励有条件的中药材种植户(企业)开展中药材采收、养生、科普等体验活动,打造集多种功能为一体的中药材观光园,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四)构建中药材产业市场流通体系。一是建设中药材产业集散地。可考虑在蒙自市或弥勒市建设全州统一的中药材交易专业市场,充分发挥价格形成、产业信息、技术交流、物流集散等功能,打造全省区域性中药材交易中心。二是建设中药材现代物流体系。加快现代中药材仓储物流中心建设,构建种植养殖、加工、包装、仓储、运输和销售为一体的中药材流通体系。促进“互联网+物流”发展,拓展中药材电商销售渠道,通过线上线下推介红河中药材品牌与供求信息。三是加强中药材质量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药品的违法行为,推进中药材种植户(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加大对失信企业及个人的联合惩戒力度,确保全州中药材制品质量安全。

(五)打造“红药”知名品牌。一是开展新一轮野生中药材资源普查。及时更新中药材资源保护名录,加大珍稀濒危特色中药材资源保护力度。二是健全中药材质量追溯体系。依托云河药业、红河云百草、生物谷等企业,加快制定主推中药材品种生产技术规程、标准,严格农药、化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等使用管理,完善中药材农药残留、重金属限量标准,健全中药材第三方质量检测体系和追溯体系。三是加强“红药”品牌创建。巩固提升红河灯盏花、泸西除虫菊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云南绿色食品“十大名品”知名度和影响力,力争更多红河中药材产品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云南省绿色食品“十大名品”。组织参加国内外各种中药博览、药品展销会、中医药研讨会等活动,提升全州中药材的知名度、信誉度,着力打造系列“红药”知名品牌。

(责任编辑:马超 审核:卢秀丽)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