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闲”人不闲 人勤地生金

作者:师洪亮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03日 00:27:46

W020231228541165874364_600.jpg

等待装箱的西葫芦

冬季,正是围炉烤火的季节,但在弥勒市,几千年农耕文明沉淀下来的冬闲岁月,正被注入新的内涵。“冬闲”人不闲,广大农村群众挽起袖子,为致富而忙,为幸福而忙,为乡村振兴而忙。

寒冬料峭,弥勒市新哨镇路体社区的草莓大棚内绿意盎然,红彤彤的草莓在绿叶的映衬下让人垂涎欲滴。这是路体社区为改变冬季农业种植结构单一现状,采取“社区+合作社+农户”模式进行试验示范,拓宽群众增收路径而打造的草莓基地。路体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杨东彦介绍道:“水果种植填补了路体社区冬季只有韭黄的空白,带动了群众增收。”

与路体社区不同,太平街道盘龙社区大庄居民小组的草莓种植已形成规模。去年入秋后,太平街道充分发挥地处城郊的区位优势,引导盘龙社区通过“支部+协会+农户”的发展模式,积极发展草莓产业,把大庄居民小组打造成草莓种植专业村,草莓映红了群众致富路。“去年9月份栽,12月就开始卖,可以卖到今年5月,一亩收入达到3万元左右。”村民李忠文介绍道。草莓和水稻进行轮作,产出的草莓品质好、病虫害少、好管理。目前,大庄居民小组共种植草莓460亩,有10余个品种,预计可实现总产值1600万元。

除了草莓,在西二镇农产品服务中心,外地客商云集,种植户源源不断地把新鲜的西葫芦拉到这里销售。西二镇大冲村委会新发寨村民小组村民林家伟高兴地说:“我家种了2亩西葫芦,现在已经卖得2万多元,剩下的还能卖四五千元。摘完西葫芦,还要种甜脆玉米。”

在冬季农业开发过程中,西二镇强化政策扶持、完善基础设施、优化种植品种、规范交易市场,让农户致富有路。全镇共种植西葫芦12000亩,产量30000吨,产值5400万元;种植甜脆玉米6000亩,产值2160万元;发展晚熟沃柑12000亩,产值7680万元。

据了解,弥勒市充分利用田地余肥丰富和闲置时间较长等特点,积极引导广大农户开展应季水果、冬早蔬菜、小春作物等农作物种植,计划完成冬季农业开发面积33.46万亩,预计产出37.92万吨鲜品,计划完成小春农作物播种面积56.92万亩,

“冬闲”人不闲,人勤地生金。通过因地制宜、合理布局、长短结合,把冬天闲下来的农田进行开发,让“冬闲田”成为“增收田”,既丰富了“菜篮子”“果盘子”,又鼓起了群众的“钱袋子”。


责任编辑:佚名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2  网络视听许可证2510473号   滇ICP备11001687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873-3055023  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邮箱:hhwjjbb@163.com

中共红河州委宣传部主管  红河网版权所有  未经红河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