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夜”态点亮“夜经济”

作者:尚秋媛 余云龙 发布时间:2023年07月05日 01:40:53

2.jpg

大树寨夜市

夕阳西沉,华灯初上,蒙自市大树寨夜市火热开场。新鲜瓜果蔬菜、烧烤美食、服装、玩具、饰品……摊主们带着“装备”陆续来到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等待顾客上门。

“你们卖烧烤,地面油污污染会比较严重,一定要每天清洗……”夜市开场,大树寨村党支部书记张杨平挨个摊位进行巡视,开启了他的晚间工作。

张杨平是贵州省遵义市人,1992年退伍后便在蒙自安家,30多年来,他与大树寨村民打成一片,在大家眼中,他不仅是言而有信的村长,更是带领村民增收致富的党员带头人。

2019年以前,大树寨的夜市经济并未如此火热,2020年,“地摊经济”提出后,在政府的支持、街道及村民小组的共同努力下,大树寨夜市慢慢走上了正轨。从起初的零散地摊发展到现在的网红夜市打卡点,“人气”与“商气”的背后离不开大树寨村不断升级的管理措施。

为让夜市经济有序长足发展,在蒙自市城市综合执法局及蒙自市公安局文萃、绿洲派出所等部门的指导下,大树寨村采取了一系列管理措施。一方面,围绕市容秩序整治和环境卫生治理,与摊主签订《大树寨夜市街摊位包保责任书》,若违反将取消其摆摊资格;另一方面,通过党建引领,组建了安保巡逻队、秩序疏导队、卫生保洁队3支队伍,确保摊点设立有序、环境整洁。

“大树寨夜市目前共有约600个摊位,人流量非常大,高峰时段要及时疏导才能避免拥堵。”夜幕还未降临,负责巡逻的村民普进荣已经在维护电动车停放秩序,他向记者介绍,负责巡逻和保洁工作的村民每天下午5点至晚上10点上班,一个月收入能达到2700元。

精细化管理和服务推动着夜市经济良性发展,规范的营商环境不断点燃城市的烟火气。夜市经济不仅为村民提供了稳定的就业机会,也让不少通过摊点创业或者靠小生意糊口的群众有了收入来源。

寻着香味走进燕云烤猪蹄摊点,老板高燕杰正忙着为顾客烤制猪蹄,当记者问起大树寨夜市近年来的变化,她竖起了大拇指,“经营环境好了很多,客人也多了,有时候店里都坐不下。”最让她欣喜的是收入有了很大提高,“现在每天能卖1万多元,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

火热的大树寨夜市经济还为该村集体经济发展装上了引擎,也让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目前,村集体收入每个月能达到18万元左右,其中70%用于分红,30%用于管理和扩大再生产。村民赵卫凯喜笑颜开地对记者说:“全村147户567名村民,每人每年能领到2000余元的分红,且每户均在大树寨夜市有摊位,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

随着经济复苏向好发展,充满烟火气的大树寨村夜市成为蒙自市的新地标,街头巷尾弥漫着美食的香味,菜农果农们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前来打卡游玩的学生、市民络绎不绝。看着热闹非凡的夜市,张杨平心里有了盘算:“接下来要多向优秀的地方‘取经’,以党建引领集体经济发展,努力把大树寨夜市发展为集夜食、夜购、夜游、夜宿于一体的多元化夜间消费聚集区。”

点点霓虹,助燃的是城市的烟火气,抚慰的是平凡市民的心灵。大树寨村“夜市经济”的发展,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动力、村集体经济增长的新路径。以夜市经济为支点,城市周边的乡村经济潜能将得到不断释放,“烟火气”与“城市文明”将并肩而行,让城市发展有温度,乡村振兴有路数,村民奋斗能致富!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2  网络视听许可证2510473号   滇ICP备11001687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873-3055023  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邮箱:hhwjjbb@163.com

中共红河州委宣传部主管  红河网版权所有  未经红河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