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往拓今 千年紫陶焕新彩

作者:王陶 常一鸣 发布时间:2023年04月13日 23:40:36

11.jpg

拉坯体验 梁鑫伟 摄

建水以“中国紫陶之都”著称于世,在这里,儒家文化、紫陶文化、市井文化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让建水成为一座“活”着的千年古城,惊艳了千年的时光。

在红河“三千四百年”的历史文化名片中,“千年建水紫陶”以其悠远的历史传承、独特的工艺技艺、广阔的发展前景而大放异彩。为进一步释放产业潜力,擦亮“千年建水紫陶”名片,近年来,红河州委、州政府把紫陶文旅产业链列入全州12条重点产业链之一来打造,提出了“两型三化四融四扶一跨”的发展思路,瞄准“到2025年,实现紫陶文旅产业链集群产值突破100亿元”的目标,不断强链、补链、延链,释放产业潜力,闯出了一条产业发展新路,“千年窑火”生生不息。

创新传承 演绎泥与火的新篇章

宋有青瓷,元有青花,明有粗陶,清有紫陶。

历经千年的建水制陶业,在一代代陶匠人手中延续传承,紫陶产品早已不局限于烟斗、茶具、花瓶、笔筒等生活物件,而是在保持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与新兴文化不断碰撞、推陈出新,讲述着“泥与火”的新故事。

今年,以圆雕、浮雕等工艺制作的兔年紫陶产品,采用古法压制泥板技艺创作的“南湖红船”文创产品,以及兼容了艺术上的和谐与历史的庄重威严的紫陶华表等紫陶产品一经推出,便备受消费者喜爱。

近年来,在市场需求的多元化、科技助力和数字赋能的双重驱动下,建水紫陶产业发展迅速,登记注册的紫陶生产销售企业和个体户2569户,培育紫陶规模以上企业15家,建水紫陶文化产业园区成功创建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国家级版权示范园区。

2022年,紫陶产业产值突破50亿元,成为红河州乃至云南省具有较高标识度的特色文化产业和地域文化名片。一批接一批紫陶手艺工匠在“传帮带培养、政校企合作”等模式中成长成才。目前,累计培育国家级大师3名、省级大师78名、各级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68名、工艺美术专业职称人员973名,累计引进了1000余名国内外书画艺术、现代雕塑大师,以及江苏宜兴、江西景德镇等地陶艺大师到建水参与制作精品紫陶,为紫陶产业的传承、创新、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产业融合 撬动产业新机遇

入夜,坐落于建水紫陶小镇核心区的“紫陶里”流光溢彩,古朴的韵味扑面而来。“紫陶里”布局了特色美食、非遗民俗手工、大师工坊等丰富业态,让紫陶文化走向“远方”,旅游更有“诗意”。游客不仅能感受千年紫陶文化、触摸建水历史脉络,还能住宿、购物、体验陶艺,欣赏把玩紫陶艺术品。

去年,红河州举办“窑想千年·陶醉建水”2022紫陶文旅产业链招商引资暨产品发布活动,就陶茶融合、陶咖融合、陶旅融合达成2700万元战略合作,进一步壮大紫陶文旅产业链,推动陶茶融合迈上新台阶,跑出“加速度”。同年,红河州以第十六届中国红河·建水孔子文化节暨第三届中国·建水紫陶文化节举办为契机,促成陶策窑与中石油、中石化合作,布局25个网点线下售卖建水紫陶。

为加速紫陶文旅融合,红河州打造出紫陶街、蚁工坊等创新业态,形成创意设计、生产加工、文化传播的聚集区,形成紫陶产业与文化旅游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局面,打造文化传承、产业共建与文旅融合的“紫陶生产—加工—营销—文旅”产业链。

仅今年春节期间,建水文庙、朱家花园、学政考棚等13个纳入监测的主要景区景点就接待海内外游客117.55万人次,比2022年增长100.98%,实现旅游总收入1048.63万元,比2022年增长151.72%。

传统与现代交织,瓷艺与旅游交融,古老陶都绵延千年的窑火,正因新技术、新理念、新业态的导入,点得更亮、烧得更旺。

跨界合作 唤醒紫陶新活力

2022年,在游云南平台推出全省首款文旅数字紫陶藏品“兽耳方尊”,615份藏品发行即售罄;先后组织开展建水紫陶电商直播季开窑活动,单月线上销售突破1000万元;与头部网络达人“老村长”“小师妹的茶”合作,紫陶销售额达700余万元……建水紫陶呈现新产业、新业态竞相迸发的态势,展现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古窑新火,“百亿时代”赋予了建水紫陶产业发展的新使命。而与此同时,红河州加速推进紫陶全产业链条发展,坚持“两区布局、四轮驱动、三化推进、四融四扶一跨”的发展思路,将文化陶、工业陶、日用陶、景观陶、新材料陶等“紫陶+N”的众多链条拉长拉宽的实质性努力变为现实,先后启动《建水陶瓷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建水紫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规划》等规划编制工作,建立紫陶文旅产业重点项目库,全面梳理陶土资源、制泥、园区建设、陶旅融合、陶产融合、非金属材料、宣传营销等方面项目共119个,实现产业链项目上、中、下游全覆盖。

2023年开年之际,在红河州紫陶文旅产业链的牵线搭桥下,合肥荣电集团通过联合建水当地代表企业,建立研发中心,推动“紫陶+小家电”创新融合,将紫陶的文化含量、品牌增值效应融入小家电产品中,打造了更为标准化、工业化、智能化、便捷化的紫陶产品,进一步激发紫陶产业发展新动能。这是建水紫陶向工业化迈进的重要标志,是文化传承、产业共建的合作典范,更是紫陶文旅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的重要突破。

科技赋能,促进了业态创新,推动了新技术在千年紫陶产业中的应用,更为传承千年的建水紫陶做出了新注解。

1月18日,中越跨国春节联欢晚会系列招商贸易推介活动中,紫陶产品被作为国礼赠予越方。

陶旅融合、链式发展,创新赋能、转型升级……千年紫陶在泥与火的淬炼中,在艺术与生活的碰撞中焕发出勃勃生机,正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2  网络视听许可证2510473号   滇ICP备11001687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873-3055023  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邮箱:hhwjjbb@163.com

中共红河州委宣传部主管  红河网版权所有  未经红河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