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州推行强村“十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作者:洪宇宇 发布时间:2022年12月19日 02:43:06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我州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中,探索总结出的强村工程“十法”模式,有力促进了村级集体经济健康发展。

眼下,泸西县金马镇爵册村的种植基地里,冬早蔬菜长势喜人,村民正忙着采收、装箱,准备发往省外。近年来,爵册村依托当地资源禀赋,引进泸西盛赢有限公司、浙江海亮集团、绿合公司3家龙头企业,引导群众流转土地,建成3个现代农业种植基地。通过土地流转、到企业务工、订单种植等方式,实现年收入5500余万元。其中,村集体利用企业投资,将项目区土地、水电设施、协调服务等折价入股,每年收入达30余万元。爵册村“村企联建”的发展模式,正是全州强村工程“十法”模式中的一种。

我州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制定《红河州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强村工程“十法”》《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资金管理的六条措施》和“10条负面清单”,探索推广资源开发、二三产融合、飞地经济、实体带动、抱团取暖、股份合作、服务创收、村企联建、物业管理、资本引进等强村工程“十法”。截至去年,全州共实施集体经济项目309个,补助资金1.645亿元,县级整合项目资金2982.43万元,产生收益1383.98万元。

“在村委会的公布栏上,金额、用途、明细等都有公示,每个季度还会进行‘清产核资’,大伙儿看得明明白白。”在元阳县五帮村二季度村集体资金“清产核资”现场,围观群众讨论热烈。

资金得到有效监管,村级集体经济才能健康发展。《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资金管理的六条措施》,划定了项目资金建设内容底线红线,阻断资金截留、挪用、浪费等风险隐患,规范村级集体经济项目资金管理使用;全面清理和规范管理各种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千方百计确保实施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项目锁定7%至10%的保底收益。

同时,制定落实村级集体经济创收奖励办法,鼓励多劳多得,把有本领、懂经营、会管理的人员选为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负责人,评选出带动集体经济发展的9名省村(社区)“百名好支书”和17名“红河州好支书”,激励广大村干部担当作为。

在全州11999个村民小组中,2020年实现经营性收入的达2894个,2021年达3467个,同比增加19.8%。2021年,弥勒市虹溪镇98个村民小组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5万元左右,率先实现了集体经济向村民小组全覆盖。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2  网络视听许可证2510473号   滇ICP备11001687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873-3055023  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邮箱:hhwjjbb@163.com

中共红河州委宣传部主管  红河网版权所有  未经红河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