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
是文山市卫生健康事业进步最大
老百姓健康获得感不断增强的十年
从医25年的吴成福见证了
文山市人民医院十年间
医疗质量和服务能力的悄然蝶变
亲历了群众“看病难”
到有“医”靠的巨大转变
吴成福是文山市人民医院副院长,也是一名消化内科主任医师,自1997年从云南中药学院毕业后就到文山市人民医院工作。1999年,文山市人民医院从西正街搬迁到普阳路,2008年12月30日又搬迁到凤凰路,25年里,它经历三次搬迁,吴成福也与文山市人民医院共同成长,共同进步。用他的话来说,文山市人民医院近10年的发展是飞跃的、翻天覆地的。
吴成福向记者介绍,十年来,文山市人民医院从仅有的急诊、内儿科、干疗科、妇产科、普外科几个科室,发展到现在拥有了老年医学科、消化内科、肿瘤科、重症医学科等35个临床科室,6个医技科室、8大职能部门。拥有省级临床重点专科11个,专业学科技术水平已居文山州前列。“五大中心”(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已全部建成,并全部并通过省级验收。困扰病人多年的疑难杂症也逐步得到医治,让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2016年做的一例贲门失驰缓症手术。
文山市人民医院副院长 吴成福
病人说20年他终于可以舒舒服服的吃顿饭了,之前吃饭都像咽沙子。像这种手术,以前我们是做不了的,但是在内镜下现在可以清晰的完成手术。
这些手术的成功得益于文山市人民医院不断更新迭代的医疗设备,十年来,三D打印技术、1.5T磁共振、数字胃肠机、肿瘤微创治疗系统等先进医疗设备就拥有1888台套。
文山市人民医院副院长 吴成福
我们医院通过多年的技术专研和积累,现在能开展各种颅内及椎管内肿瘤切除术、腹膜后肿瘤切除术等数十种高难度手术,且技术日趋成熟。
吴成福说,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文山市人民医院制定了人才引进建设计划,创新人才引进培养机制,吸引了很多的优秀年轻人,同时,还从医院中选派骨干医生到省城医院进行专业系统地学习。
十年间,文山市人民医院从100多名医护人员发展为1180多名职工,医护人员学历从十年前的专科及以下学历为主,变成了现在的本科及以上学历为主,人员素质及诊疗水平较十年前大幅提升。
文山市人民医院 吴成福
通过引进来和送出去的方式,文山市人民医院人才梯队逐步完善,也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提质增效奠定了基础,文山患者无需长途跋涉,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家团队的医疗资源。
除此之外,现已建成省州级院士工作站1个、省级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2个、州级专家工作站6个、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1个、州级医疗质量控制中心1个、州级劳模创新工作室1个。拥有云南省创新人才培养对象1人、文山州创新人才4人、文山州“七乡名医”9人、兴文人才1人。
随着电子化信息发展,远程医疗正成为基层群众就医的“健康路”,这也是文山市人民医院近年来远程医疗服务“互联网+医疗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务人员可以把患者所有的病历资料进行上传,专家就可以看到患者的情况,从而提高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并且还能通过视频来实现可视化的面对面交流,可以讨论病情、治疗方案等。
2021年7月,一名50多岁的患者出现昏迷,送到文山市人民医院后,经过一系列检查后,发现该患者不仅有糖尿病、高血压、哮喘、肾功能衰竭等多种疾病,主治医生立即上传检查数据到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经过专家的会诊,仅半个多小时时间就给出了治疗方案,经过救治,病人健康得到了保障,病人家属也对远程医疗带来的方便及实惠赞不绝口。
文山市人民医院副院长 吴成福
“一网络、一平台、一枢纽”的技术构架,可以实现远程会诊,也可以在手术过程中通过视频指导来推进手术的完成,目前,文山市人民医院打通了医疗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远程医疗在推进医疗发展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十年来,文山市人民医院成为了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康复、预防保健、社区卫生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医院。通过不断发展,目前,业务用房建筑面积达10.1万㎡,实际开放病床数1200余张,年门诊量达40多万人次,出院病人超过45000多人次,手术量逾5000台次,也成为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的协作医院和扶贫挂钩定点医院。一项项技术突破、一组组发展数据,医院交出了一份让人民满意的“十年答卷”。
文山就医者 李女士
市医院和我们小时候记忆中的医院相比,环境好了很多,服务也比以前好,医疗设施仪器也比以前先进,现在有新农合也很方便,农村的这些老人才看得起病。
马塘就医者 邱女士
现在文山市人民医院的手术技术越来越强大了,我们家里面有人生病我们也会选择到这来看。
马关就医者 温女士
市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比起十年前有了很大的进步,以前一些大一点的病从诊断就需要去省级医院,现在就在文山本地就能治不用跑那么远了。
十年,文山市人民医院事业腾飞
十年,文山医疗事业迅速发展
十年,文山人民享受优质健康服务
责编:刘洁伶 主编:陈丹 签审:刘艳
责任编辑:佚名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2 网络视听许可证2510473号 滇ICP备11001687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873-3055023 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邮箱:hhwjjbb@163.com
中共红河州委宣传部主管 红河网版权所有 未经红河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