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赞同余秋雨先生的观点,但是,这里所说的“路”,不仅仅是指一个人在自然空间里的移动轨迹,它包括了这个人的所有经历。我相信,一个人所经历过的一切,就是他(她)走过的路,也是他(她)读过的“书”。
同一个人,随着阅历变化,看待同一事物的情感反馈也会发生变化;因此,同一篇文章,不同的年龄阅读,关注点和理解也会有所不同。近日,重温了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这种感受更为明显。
初中的时候读《岳阳楼记》,记得最清晰的一句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时隔多年,在经历了人生路上诸多风雨的捶打淬炼之后,已入不惑之年的我再读《岳阳楼记》,关注点却转移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责任编辑:韦鸣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2 网络视听许可证2510473号 滇ICP备11001687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873-3055023 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邮箱:hhwjjbb@163.com
中共红河州委宣传部主管 红河网版权所有 未经红河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