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自,一座北回归线上年轻的城市,一座中原文化与边地少数民族文化完美融合的城市,一座近现代多元历史文化最集中的城市,一座传承红色基因、英雄辈出的城市,一座美食遍地开花、随处可遇的城市,一座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鲜花盛开、气候宜人的城市,一座政通人和、开放包容、和谐宜居的城市。
蒙自市有上万年人类繁衍活动史、2100多年建县史,是云南为数不多的千年古县,也是云南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在几乎所有蒙自的外宣词里,都会说:蒙自是云南对外开放的肇始地,是云南近代史上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云南的第一个海关、第一个电报局、第一个邮政局、第一家外资银行都诞生在这里,它开启了云南对外开放的先河。这四个第一都诞生在蒙自,这里必然就有了不一样的魅力。
如果站在一张中国地图前,以首都北京为中心,放眼西南角,你会在视线的末梢,我们伟大祖国雄鸡版图陆地的边缘、巍峨哀牢山脉的一个褶皱里看到一个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的地方——蒙自。
追根溯源,蒙自轰轰烈烈的历史是从100多年前粉墨登场的。
这“四个第一”的由头在1887年的6月26日,这一天,《中法续议商务专条》签订,蒙自与蛮耗成为中越边界上的通商口岸。蒙自这座曾经羞涩的边城,一座地理版图之中的美好土地,仿佛一夜间充满异域的声音,无以计数的高鼻子蓝眼睛的洋人出没于这座城池。继法国人在蒙自设立领事馆以后,美、德、日、希腊、意大利等国也相继在蒙自设立了领事馆。
一座商贸之城突然在整个西南地区升起。
蒙自南湖 何新闻 / 摄
蒙自,从此成为红河流域一个重要的工业文明符号。清末民初,蒙自作为云南最大的对外通商口岸,全省80%以上的进出口物资通过蒙自转运。
工业商业的兴起,必须要有交通作支撑,于是,滇越铁路的序幕就这样从蒙自揭开了。蒙自这座被商铺、洋行、马帮、饭店、酒吧所孕育的城池,正在孕育着一段世界历史上最悲壮的铁路筑路史。终于,1910年的列车带着20世纪初夜的梦幻缓缓驰来,火车的鸣叫声意味着中国西南的蒙自将经历滇越铁路最原初的传奇。自此以后,蒙自成了滇越铁路最显赫的中心,在近代一直处于历史、革命和时代的前沿。
今天的蒙自,作为红河州的州府,是滇南中心城市的核心区,北回归线上最适宜人居的城市。如果你面对蒙自城中心如绿洲中的翡翠一样的南湖,凝视着朝阳里波光粼粼的南湖水,漫步在南湖畔,你会感叹仿佛走进了没有围墙的博物馆。
秀外慧中的蒙自南湖,东侧分布着若干幢法式建筑,与湖中中式风格的亭台楼阁和回廊曲桥形成鲜明对比。湖东这短短的200米“海关路”,见证着蒙自、云南的百年近代史,在这里,诞生了云南第一家海关、电报局、邮政局,以蒙自碧色寨为代表的滇越铁路……中共云南一大在查尼皮召开,使蒙自成为云南革命的摇篮,南湖至今仍保留着革命烈士纪念碑、闻一多纪念碑,激励着后来者继续奋斗、不断前行。
南湖东北角,坐落着西南联大蒙自分校旧址,朱自清、闻一多、冯友兰等一大批著名学者曾来到蒙自,撒下了民主与科学的种子。“南湖诗社”的作品更是能把读者带到那热血沸腾的西南联大校园,让读者不禁崇敬于那个时代西南联大学子救亡图存的家国情怀。面对苦难,中华儿女总有惊人的适应能力,南湖畔“刚毅坚卓”的西南联大校训更让人为之久久动容,不禁震撼于这所大学所展现出的国人所能达到的精神高度。
南湖汇聚了蒙自从自然到人文、从历史到现代的诸多元素,是个极具灵气又妙趣横生的一方天地。南湖是蒙自的核心景区,也是蒙自城市中心行人的道路。
南湖是路,也是湖。城中有湖、湖中有路,这是很少见的。南湖中有一条贯通南北的通道,步行从毓秀路或学海路到武庙街、北大街方向,从湖中直穿而过,是一条直达的捷径。如果环湖绕行,那就远多了。但对驾乘人员来说,南湖是一个很大的环岛,南湖虽在城中,单行道的设置也并不妨碍车辆的畅通。
南湖的白天很热闹。除了居住在周边常来南湖唱歌跳舞下棋的老年人,当地人特意来游南湖的并不多,但来南湖借道而过的人却很多。其实,行人到了南湖,也就变成了游人,纵然在赶路,也有了几分自在和惬意,便忘却了尘世的喧嚣,回归到自然的宁静中。
南湖的夜色很美。夜色笼罩下的南湖,湖中的亭台楼阁、廊桥栈道均被火树银花精心装饰,湖面的景色倒映湖中,霓虹闪烁,蔚为壮观。西岸的人不多,北岸有休闲广场,南岸高楼林立、灯火通明,与斜对角古朴的欧式建筑遥相呼应,商业的魅力在灯光的照射下更加璀璨,成为年轻人消费打卡的胜地,彰显着这座城市的张力和后劲。
今天的蒙自拥有“百年滇越铁路、百年开埠通商、百年过桥米线”三张文化名片,但每一次面对南湖,脑海中浮现的始终是这样一幅画面——闻一多先生叼着烟斗,回眸。那一刻的先生,面容冷峻、目光深邃,似在沉思、似在展望。有介绍说这是先生的学生在出行路上趁他回首时随意拍摄的,这看似随意的一瞬间,顿现先生的风骨、气节。
在南湖,在蒙自,你可以一直嗅到这种风骨、气节。这样的感觉,真的很宜人。
蒙自南湖夜色 佴斌/摄
蒙自人晚上最爱去的地方,非大树寨夜市街莫属。
大树寨夜市街让城市更有“烟火气”。每天下午5点左右,摊主们陆续带着各自“装备”,来到属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熟练地摆好摊位等着顾客上门。被蒙自人称为“最接地气、最有烟火味的地方”。
生蚝牛肉小黄鱼,鸡腿茄子豆腐小肉串……一想到它们被红红炭火烤得油花四溅,滋啦滋啦作响的样子,“烟火气”仿佛就在心中升腾,真是恨不得立马停下手头上的工作,直奔夜市烧烤摊大快朵颐……
大树寨最不缺美食,从南到北,烤面筋、烤冷面、煎饼馃子、螺蛳粉、烤生蚝、捞汁海鲜……各显神通。还有手工糖画栩栩如生,白柠檬汽水便宜解渴,本地黄牛肉串香辣扑鼻,舂鸡脚、舂杧果等傣味酸辣可口。新派小吃也不甘落后,烤鸡、炸薯条、水果捞、冰激凌、手打柠檬茶、手工小蛋糕品种丰富,让人垂涎欲滴。
吃完美食,你可以走走逛逛,买一把鲜花,装点屋子,或是买点水果蔬菜,准备大展厨艺。就这样慢悠悠地在大树寨的烟火中,度过平常却幸福的夜晚。
责任编辑:目则珠江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2 网络视听许可证2510473号 滇ICP备11001687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873-3055023 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邮箱:hhwjjbb@163.com
中共红河州委宣传部主管 红河网版权所有 未经红河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