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过高耸的山峦,涉过澄澈的绿水,流云悠悠漫过山脊之际,绿春县二甫村委会映入眼帘。此地位于“两国交界、两江交汇、两族交融、山水交映”之处,是全县7个沿边行政村之一,也是国土面积最大的行政村,哈尼族与拉祜族在此世代安居。
二甫“十坊”和谐街。 图片由绿春民宗局提供
自二甫村委会驻地一路下行,便是“十坊”和谐街。街道宽敞,两侧房屋排列整齐,特色鲜明。绘有葫芦图案的拉祜族民居,与饰有三角花边的哈尼族房屋相映成趣,既展现出统一规划的美感,又彰显着多元文化的独特魅力,将“和而不同”的深刻意蕴诠释得淋漓尽致。街上的10座特色家庭坊铺,不仅是商贸往来的热闹场所,还是民族团结的鲜活写照,它们书写着共同发展的动人故事,绘制着“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温馨篇章。
在党建引领与特色产业的有力支撑下,“十坊”的设计与发展既留存了传统民族产业的精华,又融入了新时代团结的内涵。它们是村民们赖以生存的生计依托,还是各民族情感交融的汇聚点,助力“民族团结心连心”的美好愿景成为现实。
知恩饮坊以饮会友、感恩相遇,汇聚各色茶叶、饮料、酒水,是村民家庭聚会、宴请宾客购买饮品的不二之选;同心烤坊里,外酥里嫩的炭烤包浆豆腐、滋滋冒油的牛肉串、外皮酥脆焦香的烤鱼等不同风味烧烤气味交融,食客围坐欢声笑语,恰似一家人团圆;圆梦藤坊中,哈尼族群众传承鼓凳编制技艺,藤条在指尖翻飞,让“指尖技艺”变成“指尖经济”,精巧雅致的竹藤制品编织着群众的生计与梦想;云端茶坊卖的不仅是茶,还是不同民族文化的交融,一杯清茶连接山与海的情谊,等待近邻好友与四海宾朋;新颜剪坊里,哈尼族理发师为拉祜族姑娘修剪发型、为汉族小伙设计造型,成为邻里往来温馨场所与民族交融的窗口;千越果坊中,新鲜蔬菜挂着晶莹水珠、多样水果散发馥郁芬芳,在袋子与秤杆的起落间传递着街坊温情;团结货坊、戍边货坊门面不大,货架却物品齐全,从零食、生活用品到民族特产应有尽有;幸福食坊、牧边食坊里,哈尼美食与拉祜美食交融碰撞,食客用味蕾感受“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真谛。
“十坊”不仅是10个商铺,还像10根手指紧紧相扣,撑起二甫村的繁荣与和谐。在这里,各族群众经济上互帮互助、共同致富,文化上相互尊重、彼此欣赏,情感上亲如一家、守望相助。
在党员干部引领下,二甫“十坊”和谐街的群众纷纷施展看家本领,投身到街道建设与商铺经营之中。如今,二甫“十坊”和谐街商铺鳞次栉比,经营品类丰富多样,居民生活日益富足,用最质朴的行动生动诠释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深刻内涵。
责任编辑:李彬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2 网络视听许可证2510473号 滇ICP备11001687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873-3055023 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邮箱:hhwjjbb@163.com
中共红河州委宣传部主管 红河网版权所有 未经红河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