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红河旅居‖心泊章保村

作者:伍建森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27日 16:52:43

在弥勒市福城街道章保社区章保二村村史馆内,隐藏着一家书院——“道泊书院”。整个书院,古色古香,书香雅致,给人一种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之美。

书院西屋的玻璃柜里,摆着数十本珍藏的“小人书”和彩封连环画册,上有“大成若缺”的字幅。南屋靠北墙的书架上,整齐地摆满各种书籍,有文学、哲学和史学类的。东墙和西墙上分别挂着“自牧”和“道泊清心”的字幅。石头天井摆有老磨盘,配有各色绿植。

书院主人叫黄永臻,笔名“自牧”(有自我管理、自我修养之意),元阳人氏,曾在个旧从事教育工作多年,现为云南民族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双语研究会理事。其常与平辈及青年学子读诗书,谈古今,论中外。喜交才俊佳人,偶邀高朋豪饮杜康,笑傲风月。浅尝著书,言谈小道,品人生之况味。

自牧选择弥勒市南乡章保做书院,有多方面考虑,一是这里交通便利,靠近广昆高速弥勒南入口和弥勒高铁站。二是这里的百年带天井老宅院,适合书院的古朴风格和氛围。三是双方情投意合,章保人栽培食用玫瑰花多年,物质上富裕起来,精神也有了对文化的渴望,及其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取名“道泊书院”,有传道授业平淡泊心之蕴意。一方面是文化人在寻找合适的地方做书院,另一方面是村里人在找有文化的学者名人传承弘扬文脉,双方对上眼,一拍即合。

在弥勒乡村,近年来像自牧老师一样开书院,修养身心、涵养性情的文化人,还有云南文化名家海男老师的“海男书画院”,著名诗人叶德庆老师的“天际流书院”。两个书院均开在西三镇法依哨艺术村,两人均以笔为媒,或以诗或以散文的方式,书写和讴歌彝乡法依哨的四季风光和风土人情,且大多数发表在国内的文学大刊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起到了“文化赋能产业振兴”的作用,扩大了其所居乡村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责任编辑:袁潇楠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2  网络视听许可证2510473号   滇ICP备11001687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873-3055023  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邮箱:hhwjjbb@163.com

中共红河州委宣传部主管  红河网版权所有  未经红河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