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宁:“最美纺织工”黄胸织布鸟大规模筑巢繁殖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17日 13:37:45 来源:保山日报社


黄胸织布鸟拥有精湛的筑巢技艺和鲜艳的繁殖羽,故被称为“最美纺织工”。近日,昌宁县湾甸傣族乡迎来了上千只黄胸织布鸟扎堆筑巢繁殖,场面罕见又壮观。

清晨,在勐波罗河畔的棵棵树上,黄胸织布鸟伴随着第一缕阳光,便开始忙碌起来。它们来回穿梭在树间,取料、编织、加固……娇小的身躯和巨大的巢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据了解,每年4月初,黄胸织布鸟就会陆续来到湾甸筑巢繁衍后代,数量约2000只,5至6月是筑巢的高峰期,9月初,它们便会逐步离开。

进入繁殖期,雄鸟会用草叶、棕榈纤维等材料,像编织篮子一样“织”出悬挂于树枝的巢穴。巢呈袋状或瓶状,入口朝下,既能防风避雨,又能防止蛇类等天敌入侵。这种复杂的编织技术堪比人类纺织工,是鸟类中著名的“建筑师”。

随着黄胸织布鸟在此安家落户,湾甸乡成了观鸟爱好者的天堂。每年全国各地的拍鸟爱好者纷至沓来,用镜头记录鸟儿的灵动瞬间。浙江省温州市拍鸟爱好者赵慧敏,得知这里的黄胸织布鸟后,自驾近3000公里,赶来观鸟、拍鸟。“我是特地从浙江温州赶过来湾甸拍织布鸟的,第一次看到这个鸟感觉很神奇,特别是它这个鸟巢,感觉鬼斧神工一样的,不像是大自然中的鸟类可以做成的。还有感觉这边生态环境保护得相当好,为织布鸟提供了相当好的生态环境。”赵慧敏说。

据了解,黄胸织布鸟进入繁殖期后,雄鸟胸部的羽毛会从非繁殖期的暗淡颜色转变为鲜艳的金黄色。在筑巢过程中,雄鸟会通过高超的“技艺”与各种展示,吸引雌鸟前来“参观”与“验收”。只有雌鸟喜欢,雄鸟才会继续把巢筑好,从而实现“树上的鸟儿成双对”。“验收”不合格,雌鸟就飞走寻找另一个“目标”,而雄鸟只能拆巢或弃巢,重新筑巢,直到有雌鸟喜欢为止。而精心编织一个鸟巢大概需要20至25天,需要草茎上千根,因此繁殖期间,黄胸织布鸟对周边环境要求极高。

勐波罗河属怒江流域,在湾甸乡境内约25公里的流域内,青树、凤凰花树、芒果树、竹林等都是黄胸织布鸟最爱的筑巢地点。近年来,当地环保部门加强对黄胸织布鸟栖息繁殖地带的环境治理,不断加大对周边村民科普和宣传,提升群众爱鸟护鸟意识。同时还在主要路口安装监控,加强对黄胸织布鸟的监测与保护。“我们湾甸勐波罗河穿境而过,是织布鸟重要栖息地。近年来,我们严格落实河长制,生态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同时,我们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入户宣传和教育引导等方式,不断提升当地群众对织布鸟的保护意识,织布鸟种群数量不断增多,吸引了越来越多省内游客前来观鸟、拍鸟,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昌宁县湾甸傣族乡人大主席施强说。

近年来,昌宁县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推进昌宁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强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绿水青山就是成金山银山的美好愿景正在昌宁大地一个个实现。“我们积极引导企业和公众主动参与水污染防治工作,推行农药化肥减量增效措施,促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对柴油货车污染进行治理,有效保护了昌宁的蓝天、碧水和净土。”保山市生态环境局昌宁分局副局长赵焰彤说,“2024年,我们的4个国控、省控监测断面水质均达到Ⅱ类标准,优良水体比例达到100%,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100%,为各类野生动植物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地。”(字竟春 刘子安 张忠海 于飞 杨德)

责任编辑:陈楠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2  网络视听许可证2510473号   滇ICP备11001687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873-3055023  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邮箱:hhwjjbb@163.com

中共红河州委宣传部主管  红河网版权所有  未经红河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