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旅居,以非传统的、深度融入旅游目的地的崭新方式,迅速成为备受青睐的旅游新范式。随着国内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传统的走马观花式游览已无法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越来越多的人渴望以慢节奏、深体验的方式在新的地域感受不一样的人文风情和生活方式,让身心在短时间内享受候鸟式休闲,实现从“过客”到“归人”的心境转变。云南省作为旅游大省,在旅游领域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云南省委书记王宁再次邀请广大游客旅居云南省,感受一种“始于山水,归于烟火”的美好旅居体验。云南省具备发展旅居产业的坚实基础,正在积极融入旅居新时代。
云南省旅居养老目的地适宜性评价总体水平较好。以红河州为例,一是在生活环境方面。红河州城市间路网发展迅速,城市内交通便捷度高;公共服务中的医疗卫生条件较好,在州府蒙自市,有多家半小时内可到达的三甲医院,滇南中心城市圈的医疗服务水平较高。同时,丰富的乡村物产和繁荣的城市商圈使得红河州具备较低的生活成本和较好的购物消费条件。二是在生态环境方面。红河州环境舒适度高,2020年获“天然氧吧城市”称号,全州13县市空气质量较好,绿地覆盖率和绿化指数较高,人口拥挤度低,在红河州的公路上行驶,抬头可见覆盖茂密的绿色植被,而在城镇之中,空气清新、干净宜人。红河州地处低纬度亚热带高原型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宜居,拥有立体化地理特征,有山脉、岩溶高原、盆地河谷等多种地形,喀斯特地貌特征明显。三是在旅游环境指数上。基于地形气候而形成的景区景点风貌多姿、民族文化各具特色,其文化休闲因素相对非少数民族文化州(市)具有十分突出的竞争优势,可称为“最云南”的地方。
红河州正在积极探索本地旅居新的增长极,根据资源优势发展差异化旅居模式。一是以身体健康舒适为目的的“候鸟式”“康养式”模式。蒙自、个旧、开远、弥勒、屏边等地均有气候优势。蒙自美食荟萃,满足着游客各色味蕾需求,过桥米线闻名遐迩,南湖荟、七彩滇南等商圈购物便利;个旧、屏边气候凉爽适宜避暑,有亲水景观金湖公园,有苗族文化滴水苗城;弥勒湖泉生态园温泉资源丰富,游客能在星罗棋布的温泉中,在湖光山色里尽享惬意。二是以品鉴文化、研究文化为主的“文化体验式”模式。在蒙自,记录百年开埠通商历史的碧色寨和滇越铁路、传承教育长征精神的西南联大旧址与西南联大先锋书店,都有着历史韵味与现代活力碰撞的火花;在建水、石屏,明清时期的古建筑群风格典雅、各具特色,木雕、石刻、彩绘工艺精湛,记载着中原文化与边地文化交流交融的历史记忆,更有传承千年的紫陶工艺,游客可在亲手制作中沉浸式体验陶土泥浆的乐趣。三是以田园生活为主的“乡村田园式”模式。元阳,以其气势磅礴的世界文化遗产哈尼梯田闻名于世,梯田从海拔144米的河谷层层叠叠直上2000多米的高山之巅,云雾缭绕时仿若仙境,“林村田水”四素同构,构筑起了古老民族在漫长岁月中的农耕文明精华,保留完好的蘑菇房里,清净山水间,慰藉远来客,疲乏困顿的现代心灵在古老的屋檐下得到安放。四是以运动健康为目的的“运动式”模式。蒙自、开远生态公园众多,有较大规模的体育赛事场地,适合城市漫步、骑行,石屏有环异龙湖的健康栈道与骑行步道,近年来以开展马拉松、篮球赛、足球赛、网球赛、羽毛球赛、舞蹈赛等为契机的赛事旅游正在升温,具有明显的运动康养优势。
总体而言,要变“旅游”为“旅居”,变“游客”为“留客”,云南省应树牢“全域旅游”宏观理念,进一步加大对旅居产业的扶持力度,多措并举推动旅居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先发先至”。一方面是盘活存量资源,化存量为增量。例如,联合地产行业,将过去闲置的或不被关注到的房产资源、土地资源激活,对滞售地产、景区民居、闲置房屋、部分可利用文物场所改造为旅居适用空间。同时,持续挖掘文化资源,深度融合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加强演艺类、体验类活动的策划与开展,利用歌舞戏剧、音乐剧、脱口秀、剧本杀、剧本游、小型展览、小型博物馆等加强对当地文化的挖掘与展示,增加游客沉浸式体验,并充分利用节日节庆点燃当地文化欢庆的在地热情。另一方面是做大增量,以优质代劣质。例如,吸引社会资本投入,以小投资大效应的方式“针灸式”激活片区旅居启动键;支持青年回乡创业,开书吧、咖啡厅、以特色文创产品为主的精品小店,结合青年善用互联网、善抓流量密码的优势打造网红打卡点;持续做好乡村振兴工作,在做好人居环境提升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选择条件较好的村镇发展为乡村旅游点位,结合当地主要经济作物发展“农业+乡村旅游+旅居”新方程。最后,在整体旅游服务保障上继续下功夫,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加强旅游服务质量的提升,如此才能让旅居客在到达云南后,拥有良好的在地体验感,使云南成为一个更加亲切、温暖,留住人心的旅居目的地。
作者单位:中共红河州委党校
责任编辑:李彬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2 网络视听许可证2510473号 滇ICP备11001687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873-3055023 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邮箱:hhwjjbb@163.com
中共红河州委宣传部主管 红河网版权所有 未经红河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