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自老城中有一条镇署街,因临元镇署所在得名。古时戍守边境驻兵之地为“镇”,清朝时期“镇”是总兵驻地;官舍称署,即是办理公务的机关所在地。蒙自“镇署”是清末临元镇官署,首任总兵何秀林筹建于1885年,现已无存,留下了一个街道名称以资记忆,但随之而来的宜良烤鸭成了蒙自一直飘香的美食。
图为宣统三年《续修蒙自县志》蒙自老城地图上的临元镇署
清朝统治云南,因临安府(今建水县)“地逼交岗,壤连南掌,远通元普,近接鲁魁,为开化之辅车,实滇云之屏翰”,为边防重地,康熙二十年(1681年)即在临安府设临元镇总兵,兵员三千名左右,防控临安府、元江府一带,在蒙自县仅设有分防把总一员,协防外委一员,兵五十名;斗姆阁分防把总一员,兵三十名。康熙二十年云南军制为三标、九镇、四协、十二参将,马步战守兵共四万七千九百八十名;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平定缅甸后裁撤三镇,调整为六镇六协,乾隆四十年(1775年)再次调整,但临元镇一直未有改动,驻扎重兵,稳控边陲。中法战争后,光绪十一年(1885年)云贵总督岑毓英、云南巡抚张凯嵩为稳固南滇,防范法国殖民入侵,将边防重心南移蒙自县,原本打算增设一镇总兵,但“惟云南旧设已有六镇,似难再议加增”,通盘权衡下,“于每年秋冬二季,令临元镇出驻蒙自县,督操防,春夏雨季,烟瘴正深,边境无虞,即回驻临安城”,临元镇总兵由此进驻蒙自县,在城中心择地,建盖镇署。光绪十一年十一月进驻蒙自的首任总兵何秀林是岑毓英的得力干将,结义兄弟。
图为宣统三年《续修蒙自县志》中岑毓英奏请临元镇移驻蒙自的相关记载
何秀林,字云楼,宜良人,咸同时期即跟随岑毓英平定云贵内乱,东征西讨,出生入死,作战英勇,善攻坚,从守备、游击、副将、总兵一路升迁至提督,赐号“效勇巴图鲁”。何秀林作战勇猛,征讨猪供箐,岑毓英往援,令何秀林策应夹击,大破贼虏;杨林之战何秀林身陷重围,力尽突围被巨创;攻击易门,何秀林督军冲入,大破贼寇;攻占澄江时,何秀林破城外五山巨垒,用计诈退,歼灭马敏功等贼寇,军功累累。何秀林英勇作战还缘于是岑毓英的结拜兄弟。
古有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千古传颂,岑毓英则有宜良“烤鸭结义”故事流传。咸丰九年(1859年),岑毓英因军功任宜良知县,某日在顺河楼酒肆与蔡标、何秀林、陈鸣玉等人喝鸡血酒,歃血为盟结为拜把兄弟。在顺河楼酒肆,岑毓英叫店主将鸭子用栗炭明火烧烤鸭子,烤鸭外脆里嫩、美味清香,众人大快朵颐,故称之为“烤鸭结义”。岑毓英后升任云南布政使、巡抚乃至云贵总督雅称“宫保”,明火烤鸭成为宜良名吃美食。此后吃烤鸭,岑毓英就说:“这口味是我想出来的。”陈鸣玉说:“那就取名‘宫保烧鸭’吧。”“烤鸭结义”后岑毓英辗转征战,平定咸同之乱,蔡标、何秀林作为武将,唯岑毓英马首是瞻,军功卓著,官至提督;邑进士陈鸣玉以兵部职方司主事身份参与谋划襄助得到重用,提携至昆明主掌五华、育才书院。
图为蒙自镇署街现状
兄弟提携,同心同德,无往不前!“烤鸭结义”一众兄弟留下无数传奇故事。同治二年(1863年)昆明官军将领马荣、李俊哗变,杀死新任云南总督潘铎、云南府知府黄林等官员,巡抚徐之铭等大小官吏逃跑避难。岑毓英兵仅有400余名护卫,兵微且粮少,朝不保夕,但坚守藩署,誓与城池共存亡。蔡标、何秀林暗夜领数十人潜入藩署救援。弟兄不畏死而来,让岑毓英惊喜感动不已,命蔡标密携求救血书,召集宜良旧部、临安马如龙回援。岑毓英审时度势,大义凛然,独往马荣驻地昭灵观,佯装谈判议和,推马德新为护理总督,拖延时间,终于等来马如龙、蔡标驰援昆明,内外夹击平定叛乱。事后岑毓英赞“藩署获全,(蔡)标之力也。”正可谓“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光绪十年(1884年),何秀林统3600人进驻兴化,跟随岑毓英出关越南抗法,参加围困宣光之战。当时清军装备还是落后的弓箭、藤牌、火绳枪和前膛枪,仅有少量的后膛枪、格林炮和滇省仿造的开花铜炮,而法军仅600余人驻守宣光城,装备的却是先进的后膛枪和新式大炮。宣光之战中,何秀林率军攻击宣光城东南的大寺、大寨,三军用命,法军拼死抵抗,“(何)秀林所部中弹数十人,战益力”,不惧生死英勇奋战;宣光“城外垒栅林立,炮台棋布。秀林数攻城,为所絓,乃开地道轰溃之,於是攻城无所阻,遂偪城而军。”岑毓英指挥6200人军队围攻宣光城,挖掘地道十余里至宣光城下安放地雷,攻击宣光城,但法军武器装备精良,火炮射程远,火力猛,枪击如雨,滇军始终无法炸开城墙,反而伤亡惨重。为攻下宣光城,岑毓英增兵达1.6万人围攻,并亲临前线指挥攻击。此时,法军援助宣光,刘永福军溃败,马维骐增援反被围困,何秀林领军救援,击退法国援军,救出刘永福、马维骐部,但“周视各营,伤亡既众”。何秀林预料法军必会再次猛攻,预埋地雷备战。法军果然来攻,地雷爆炸,“法军死伤枕藉”,何秀林从容率军撤退。之后法军继续增援,岑毓英见攻城无望下令撤退。宣光之战,何秀林表现英勇,真乃岑毓英的勇将!
“烤鸭结义”的弟兄,或能得到更多照顾,但实际上岑毓英选人用人只注重才能。岑毓英曾言:“至於选任镇将,宜不拘资格,不惜情面,凡有能将三千兵以上,才当一面者,虽其名位尚卑,亦宜委署要职。”跟随岑毓英一路征战的大将张保和官至开化镇总兵,因“侈张其事”就被岑毓英罢免官职;蔡标、何秀林等被委以重任,均是因为英勇善战和才能卓著,两人事迹编录于《清史稿》。
图为临元镇署遗址现状(现为蒙自百货大楼)
临元镇进驻边防要地蒙自,南防法国殖民入侵,岑毓英任命何秀林为总兵,“委署要职”,在蒙自这个南防锁钥严防强大贪婪的法国殖民,应对蒙自开关通商的复杂事端。何秀林等参与通盘筹划滇南防务,添设临元镇前营游击一员、守备一员,总兵二弁,把总四弁,外委六人,马步兵690名驻蒙自县城,建临元镇署、游击署、都司署、守备署、存城署、把总署、外委署,兴建西营盘、东营盘、演武厅等;移驻蒙自之右营督司分防窑头水田,右营守备分防蒿枝地,建营盘、碉堡;双水塘同知临安右营都司移设个旧厂驻厂分防,并于河口、蛮耗到蒙自一线设塘立讯,严密边防,并在蒙自西门外建昭忠祠祭奠中法战争中牺牲的将士,一切事务尽心尽力,光绪皇帝“予临元镇总兵何秀林优叙”加官进爵。
图为宣统三年《续修蒙自县志》中临元镇署等相关军事设施的记载
何秀林驻军蒙自,一同进驻的还有右营督司李万华等,都是从宜良一路打拼而来的弟兄,一生征戎,现在仍是远离家乡,南湖夜月下思乡心切,更回味当年的明火烤鸭。“上有所好,下必有甚焉者矣。”可以想见自有安排将宜良烤鸭引入蒙自,一解乡思。此时宜良烤鸭已采用焖炉烤制,烤鸭出炉特有的香味弥漫四方。一只只金黄流油的烤鸭送入蒙自镇属,一路飘散着醇厚香味,镇属灯火明亮,不时传出嬉戏之声。“烤鸭结义”二十多载,一身伤痛不再年少的何秀林面对着“宫保烧鸭”,是“马革何须裹尸还”的豪气多一些,还是“万里长征人未还”的感慨多一些,仰或心底还留着当初歃血为盟的誓言?!
上行下效,宜良烤鸭从此在蒙自流传,大井、西门一带都有金黄的烤鸭售卖,只是不知道哪一家是1885年就来到蒙自的。蒙自与宜良关系不断紧密,1906年蒙自大旱,饥民四起,士绅共力成立公米局,赴宜良采买大米,解救饥荒。现在烤鸭已是蒙自常见的美食,烤鸭的香味仿佛飘荡着历史的余韵。
图为蒙自刚出炉售卖的宜良烤鸭
光绪十六年(1890年)何秀林积劳成疾去世,马维骐接任临元镇总兵。斯人已逝,但与蒙自的缘分没有结束。何秀林之子何国均在昆明“重九起义”中,聚于蔡锷麾下,推翻了父亲维护的满清统治。不知道是巧合,还是冥冥之中天注定,1911年末,何国均进驻蒙自,协助罗佩金平定兵乱,1912年1月1日,民国新元,临安开广道改称蒙自道,何国均就任第一任蒙自道道尹,履着父亲的步伐入驻道署街,开启新的历史。
2024年12月18日于蒙自
附:《清史稿·卷四百五十六 列传二百四十三》(何秀林传)
何秀林,云南宜良人。少从岑毓英军,攻罗川,袭定远,略曲靖,每战必克,累功至守备。讨猪供箐,寇悉锐出,围攻姜飞龙前营,毓英往援,令秀林策应,於是夹击,大破虏,复进捣中坚,擒其酋陶新春,合师剿克海马姑,迁游击。同治七年,西寇围省城,从毓英自宜良七甸破大小石垅、麻苴、新村,进取大树营。运道达,移师呈贡,败晋宁、昆阳援贼,拔其城,迁副将,赐号效勇巴图鲁。
攻澂江,迭克要隘,直薄城下,城寇遁,毓英攻西北二门,秀林助之。张元林败入城,官军梯而登,马忠入西门,秀林入东门,元林惧,仰药死。澂江平,与李廷标协守杨林。八年,寇犯邑市旧县,防军告亟,秀林赴之,连破马家冲、前街、邑市。会廷标亦往援马龙,两军以无主将失和,寇蹈瑕入杨林。秀林闻警驰还,励众坚守,而都司杨桐等先溃,秀林遂陷重围。李惟述援军弗能至,秀林力尽,溃围出,被巨创,退保宜良、北屯。杨林陷,坐免。秀林营员何裔韩伤重几死,犹携文卷以行,与秀林收集溃兵,赴省助战,大板桥之役,与有力焉。
其秋,攻易门,与署知县周廷献克西门、大小龙口及黄泥堆,断樵汲,分兵佯攻西北,诱寇出,而遣将潜袭西南。秀林督军冲入,寇惶恐,伪乞抚,秀林弗许,卒大破之,复故官。无何,粤寇陷禄丰,秀林约练目丁同义反正。同义倒戈以应,秀林分军夺门入,擒渠率,城遂复,晋总兵。九年,师攻澂江,秀林破城外五山巨垒,寇掘地为营,师久无功。秀林诈退,隐卒诱之,回酋马敏功等堕其计,并殒於阵,馆驿遂无遗寇,进克鐍兮,擢提督。明年,补普洱镇总兵。
光绪十年,法越事起,从毓英出关,统三千六百人驻兴化。法军退宣光,勒兵而进,丁槐军西南,秀林军东南,攻大寺、大寨,破之。城内法军开壁出荡,秀林所部中弹数十人,战益力。法军驰入壁,城外垒栅林立,炮台棋布。秀林数攻城,为所絓(绊住;挂碍。通“挂”。悬挂),乃开地道轰溃之,於是攻城无所阻,遂偪城而军。十一年,法军数万来援,刘永福军溃。秀林遗马维骐往救,坚守地营,敌不得逞。已而维骐亦被困,秀林至,法军乃解去。周视各营,伤亡既众,不获已,退顿城下。策敌必猛攻,豫窖地雷以待。敌果至,雷发,法军死伤枕藉。秀林乃从容集残军,退保同安,图再举。和议成,罢戍,移临元镇。十六年,卒。
责任编辑:李彬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2 网络视听许可证2510473号 滇ICP备11001687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873-3055023 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邮箱:hhwjjbb@163.com
中共红河州委宣传部主管 红河网版权所有 未经红河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