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
红河州开远市、石屏县
迎来了马铃薯丰收季
田间地头一片繁忙景象
农户们正忙着
采挖、分拣、装运
一颗颗金黄饱满的马铃薯破土而出
成为农民增收的“致富薯”
马铃薯品质优良
远销省内外市场
马铃薯的完整生长阶段
1. 选种与播种阶段(10-12月):马铃薯通常采用块茎(种薯)繁殖,而非种子。农户们会精选健康、无病害的种薯,并在播种前进行催芽处理,以提高发芽率。将种薯切块(每块带1-2个芽眼),并用草木灰或杀菌剂消毒,防止腐烂。红河州气候温暖,一般在10-12月播种,利用冬春季节的温湿度促进生长,并采用垄作栽培,保持土壤疏松透气,利于块茎膨大。
2. 发芽与幼苗期(播种后15-30天),播种后,在适宜的温度(15-20℃)和湿度条件下,马铃薯开始发芽出苗。种薯的芽眼萌发,向上生长茎叶,向下生根。此时需保持土壤湿润,避免积水导致烂种,同时注意防治地下害虫。
3. 茎叶生长期(30-60天)马铃薯进入快速生长期,地上部分茎叶茂盛,进行光合作用,为后续块茎形成储备养分。期间,追施氮肥促进茎叶生长,同时中耕培土,防止块茎露出地面变绿。警惕晚疫病、蚜虫等,可采用生物农药或合理轮作预防。
4. 块茎形成期(60-90天)马铃薯的生长重点从茎叶转向地下块茎,此时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期。植株开始开花(部分品种),地下匍匐茎末端膨大,形成薯块。此时,增施钾肥(如草木灰),促进淀粉积累,提升口感和耐储性。
5. 成熟与收获期(90-120天)当马铃薯植株叶片逐渐变黄、枯萎,标志着块茎成熟,进入采收期。采收选择晴天采挖,避免雨天导致薯块沾泥或腐烂。收获后晾晒1-2天,置于阴凉通风处储存,避免发芽或霉变。
马铃薯的“前世今生”:从安第斯山脉到中国餐桌
马铃薯,俗称土豆、洋芋
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
距今已有数千年的栽培历史
16世纪
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开启
马铃薯被西班牙人带到欧洲
并逐渐传播至全球
明朝末年
马铃薯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因其耐寒、耐旱、高产的特性
在贫瘠山区广泛种植
成为重要的粮食作物
在红河州
独特的立体气候和肥沃的土壤
为马铃薯种植提供了
得天独厚的条件
石屏县、开远市
近年来
推广优质品种和科学种植技术
使得马铃薯产量和品质双提升
马铃薯不仅产量高,更是餐桌上的“百搭明星”,煎、炒、炖、炸、烤样样皆可,既能当主食,也能做菜肴。下面介绍几种经典的马铃薯烹饪方法,让丰收的土豆变身美味佳肴:
1. 酸辣土豆丝——家常味道
土豆切丝,清水浸泡去淀粉,热油爆香干辣椒和蒜末,下土豆丝快炒,加醋、盐、少许糖,出锅前撒葱花,酸辣开胃,脆嫩爽口。
2. 洋芋焖饭——红河特色主食
土豆切块,与火腿、蚕豆等食材一同炒香,再加入米饭焖煮,土豆软糯入味,米饭吸收了油脂和香气,一锅搞定全家人的胃。
土豆切片,油炸至金黄捞出,另起锅炒香花椒、辣椒和蒜末,倒入土豆片翻炒,撒盐和孜然,外酥里嫩,是下酒佐餐的绝佳选择。
土豆蒸熟压成泥,加入牛奶、黄油、黑胡椒拌匀,表面铺满芝士,用箱烤至金黄拉丝,奶香浓郁,口感绵密。
红河人最爱的吃法之一,土豆烤熟后剥皮,蘸辣椒面、腐乳或酱料,简单粗暴却让人停不下来。
从一粒种薯到满仓丰收
马铃薯的一生
凝聚着农民的辛勤与智慧
红河州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科学种植
让“小土豆”成为乡村振兴的“大产业”
不仅鼓了农民的钱袋子
也为消费者带来了
丰富的美食选择
下次当你品尝一颗软糯的土豆时
不妨想想它跨越山海的故事
以及土地馈赠给我们的美味
记者:高艳萍
AI视频、海报制作:高艳萍
责编:高艳萍
红河州融媒体中心投稿邮箱:hhzrbs@126.com
责任编辑:佚名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2 网络视听许可证2510473号 滇ICP备11001687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873-3055023 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邮箱:hhwjjbb@163.com
中共红河州委宣传部主管 红河网版权所有 未经红河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