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菠萝丰收季,位于河口县莲花滩乡集镇西侧的热区水果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产业园内一片繁忙。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对新鲜的香水菠萝进行清洗、分拣、切片和包装,随后销往全国市场。这座以“四季加工”为特色的产业园,凭借“四季不停产”的特色模式,不仅拓展了当地水果的营销模式,有效提升了热区水果资源的市场竞争力,还破解了村民就近务工季节性断层问题。
“过去种地靠天吃饭,现在在加工厂里削菠萝,每月能赚3000多元,不仅减轻了子女的负担,还可以照顾家庭。”今年57岁的刘美香是当地村民,产业园投产后,她便一直在这里务工,10分钟的步行路程让她实现了在“家门口”务工。
河口县莲花滩乡地处红河河谷热区地带,盛产菠萝、芒果、香蕉、陈皮柑等热带水果。过去,受限于加工和储存设施不完善,鲜果销售模式单一。2024年,该产业园建成投产后,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
“我们根据水果成熟季节灵活调整生产计划,每年的3月至5月开展菠萝等热带水果加工,6月至8月开展小青柑加工,10月至次年1月开展陈皮加工,错季加工、多品互补的模式让工厂基本实现全年无休运转。”园区加工厂负责人邓汉志说,通过分级分选、鲜果加工冷链输送、鲜果就地制作等深加工环节,水果附加值显著提升,产品销往全国多地商超及电商平台。当前,加工厂每日可加工鲜菠萝18吨左右,日用工超120人,今年预计加工鲜菠萝1500余吨,产值约1000万元,带动务工群众人均增收1.3万余元。
产业园的落地,让周边村民告别了外出打工的奔波。莲花滩乡农财中心副主任万玉高说:“产业园建成投产后,采取‘党组织+企业+合作社+农户’四位一体协同发展模式,收购周边村民的鲜果,既保障了原料供应,又稳定了农户收入。”不仅如此,园区还推出“随到随就业、随走随结算”的“弹性工作时间”制度,让农忙时节工人可以灵活调配时间,实现顾家和务工“两不误”。
作为“党组织+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的示范项目,园区加工厂除了加工本地水果,还收购金平县、个旧市等地的水果并开展初加工,形成了“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一体化链条。莲花滩乡计划开发果干、果汁等深加工产品,并建设冷链物流中心,开发电商销售渠道,进一步扩大就业容量。
车间外,满载菠萝的货车络绎不绝;车间内,村民的欢声笑语与机器的轰鸣声交织成曲。这座边境乡镇的产业园,正用“四季果香”酿出村民的小康滋味,书写着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新故事。
责任编辑:韦鸣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2 网络视听许可证2510473号 滇ICP备11001687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873-3055023 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邮箱:hhwjjbb@163.com
中共红河州委宣传部主管 红河网版权所有 未经红河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