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见的红河‖建水:斯文人家,燕归故里

作者:王若杰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13日 15:45:49
建水县古称步头,亦名巴甸。建水古城历经12个世纪的建设,至今保存有50多座古建筑,被誉为“古建筑博物馆”和“民居博物馆”。
或许是承接了太多高原紫外线的缘故,建水人多数皮肤黑里透红,普遍的性格特点是耿直、淳朴、厚道。用建水人自己的话说就是“像根憨莎莜”。建水人说人的量词不是“个”,而是“根”,“俟根人”“几根人”。建水人不羡慕外面缤纷的大千世界,只是执着地热爱着自己的家乡。建水人的性格比较随意,就像建水现在的广告词是“一家人的建水”一样,是希望一家人团团圆圆住在建水呢,还是希望外面的人一家一家地来建水玩呢?随你理解吧。
建水人不去羡慕别人的荣华富贵,也就避免了不必要的烦恼;建水人不为自己制定好高骛远的目标,不去想可望而不可即的东西,而是认认真真做好眼前看得清楚的事情。看看建水烧豆腐摊上一碗凉米线几块烧豆腐喝上几盅小酒的人,就知道建水人是怎样陶醉于自己的慢生活了。慢生活中的建水人似乎早就悟到了生命只在于今天,把握好当下才是最重要的人生哲理。

建水街道 张泽 / 摄

建水人爱夸自己的家乡,不提天堂苏杭,也不说是富豪排行榜上出富豪最多的地方,而直接说建水是“文献名邦”,历史上就有“临半榜”的记载。据说,建水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了人类活动的遗迹。建水曾称“步头”,“步头”的意思是此为中国最南端,再不回头就算越境,那麻烦可就大了。到唐代元和年间,公元810年前后,朝廷在这里筑起了惠历城。“惠历”是大海的意思,奇怪的是大海在这里了无踪迹,倒是历朝历代在此开挖的水井极多,从一眼井到十三眼井都有,所以这个地方名曰“建水”。
但明清两朝,官家都把这里设为临安府的所在地,在近6个世纪中,它一直是滇南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所以若论名头,“临安”要比“建水”响亮得太多。若非“临安”的源远流长,“建水”又哪能如今日这般风生水起?记得前些年,有石屏的文人雅士写文章说红河州的“文献名邦”不是建水而是石屏,建水人不动声色地来一句:“明清时候的临安府的确是管着石屏。”
建水人有“牛”的底气啊。云南有“云南十八怪”,建水人说建水也有“建水十八怪”。听听建水人的“十八怪”怎么说——第一怪:新房没有老房帅;第二怪:三步走过五条街;第三怪:寨中有城城中寨;第四怪:半亩方塘也叫海;第五怪:东门比天安门还早盖;第六怪:百间房子一家人在;第七怪:人人都把孔子拜;第八怪:柱子出头不会坏;第九怪:宴席长长摆通街;第十怪:蜘蛛蚊子知好歹;第十一怪:榕树柏树谈恋爱;第十二怪:民歌小调下酒菜;第十三怪:说话比唱歌逗人爱;第十四怪:草芽当作象牙卖;第十五怪:燕子窝窝皇帝爱;第十六怪:烧豆腐用玉米数着卖;第十七怪:朱家井水漫井外;第十八怪:土锅通洞炖鸡卖。
“建水十八怪”的每一怪当然都有自己的出处,比如第十一怪“榕树柏树谈恋爱”,讲的就是建水文庙西明伦堂前,有一棵榕柏共生的古树,柏树亭亭玉立于中,榕树(建水人叫作“万年青”)怀抱柏树于外,建水人把这一树景称之为“万将军抱白小姐”。相传当年万将军奉命远征归来,与白小姐相见,欣喜若狂,紧紧相拥,海誓山盟,永不分离,如今白小姐正温柔地在万将军怀中安然入睡。其实这一景象是一株苍劲挺拔老干疏枝的古柏,被另一株名叫万年青的小叶榕树紧紧抱住,形成两树枝叶交错。这一景象对于当年在文庙读书的学生来说,就是一个千古绝唱的爱情传说,“万将军抱白小姐”在情窦初开的学生眼里就是一棵爱情树。
又比如第十六怪“烧豆腐用玉米数着卖”,建水烧豆腐现在的名气很大,得益于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里有一集详细介绍了建水烧豆腐,令看过该片的吃货们垂涎三尺。到建水的烧豆腐摊上去吃烧豆腐,摊主一般会用一粒粒的玉米为你计数,最后以玉米多少结账,这是不是有点儿像古老的结绳计数呢。
再比如第十七怪“朱家井水漫井外”,讲的是如迷宫般有着“滇南大观园”之称的朱家花园,庭院中有井,井水水位高出地面,在井栏边伸手可掬。据说朱家当年生意兴隆与此水有关,有人称其为“发财水”。

建水双龙桥 汪力 / 摄

当然,建水除了“十八怪”和城区众多的古建筑古井外,在距离县城十几千米的地方,还有一座建水人引以为傲的“国保”古桥——双龙桥。双龙桥也称“十七孔桥”,位于建水县西庄镇白家营村,跨泸江河与榻冲河之交汇处。双龙桥为典型的廊桥建筑,也是一座十七孔石拱桥,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双龙桥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初建时只是在泸江上建石桥三孔,后因泸江、塌冲河水泛滥,河床逐渐加宽,三孔小桥独居河中,不能横贯两岸,当地官民又于清道光十九年(1839)续建十四孔,与原建的三孔桥首尾相连,雁齿蝉联,合为一体,故又称“十七孔桥”。何谓“双龙”,即是以塌冲、泸江两条河汇合在一起,有一桥镇锁“双龙”之效,因而得名。双龙桥中间有楼阁及其台座,台座东西长20米,南北宽15米。双龙桥远看犹如一艘楼船,近观似长虹卧波,非常壮观。
双龙桥承袭了中国桥梁建筑风格的特点,融桥梁建筑科学和造型艺术为一体,凝聚着滇南人民的高超技术和聪明智慧,其建筑规模和艺术价值在国内屈指可数,在中国桥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国传统石拱桥中的珍贵杰作。
建水的四季不分明,任何一天在建水街头一眼望去,都可以看到四季的着装——城里时髦的小姑娘总是长发及腰穿着露脐装;“香妃”(乡村非主流)们又总是顶着一逢或紫红或金色的、呈火箭升空时产生的蘑菇云般的直立头发,穿着比自己身材小一号的T恤招摇过市,全然不顾身边穿着丝绵小领褂的爷爷奶奶们会有何感受。
在建水的年轻人眼里,建水的气候没特色,冬无雪花夏无酷暑,天天似春暖花开的感觉,想嘚瑟一下皮草、羽绒服都没机会。
每当夜幕降临,不妨来紫陶街逛逛。这里华灯璀璨,热闹非凡,此时人流熙熙攘攘的紫陶街和白天高冷的紫陶街完全是两副模样。紫陶街顾名思义是卖紫陶的地方,确实,白天的紫陶街最出名的当数紫陶,而夜幕下的紫陶街,除了紫陶,还有各种各样的美食和让人爱不释手的鲜花。

建水紫陶里 普丹 / 摄

草芽米线、炒卷粉、烤豆腐、烤洋芋、烤红薯、烧卖、冰糕,还有各种水果……只要你想吃的这里都有。忙碌一天,点一碗草芽米线,加点儿店家自制的血旺,就是一碗地道的建水草芽米线。也可以点一杯奶茶或是冷饮,慢慢寻找自己中意的美食。爱吃烤豆腐的,就找一个小摊坐下,夹起烤得金黄的豆腐,裹上辣椒面,一口吃下色香味浓的建水豆腐……吃饱喝足,沿着紫陶街走走,店铺门口的小商品摊位上更是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
在紫陶街中间比较宽阔的地方,天天都有卖鲜花的摊位,一年四季各种各样的鲜花更是让人赏心悦目。紫陶街本来就有很多种植鲜花的地方,再加上云南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特殊气候环境,紫陶街上一年四季鲜花盛开,让紫陶街成了一条花街。

责任编辑:目则珠江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2  网络视听许可证2510473号   滇ICP备11001687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873-3055023  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邮箱:hhwjjbb@163.com

中共红河州委宣传部主管  红河网版权所有  未经红河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