殳易随笔‖乍甸龙潭

作者:段锡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13日 15:17:17

由锡都个旧乘车北行,约13千米,有一坝子叫乍甸,有一“龙潭”叫乍甸龙潭。

坝子东面,有一山洼,三面环山,梯田层层。小路沿溪水左盘右转,或高或低,或隐或现。路旁长满了垂杨柳,迎春柳、苦刺藤、野姜蒜、菖蒲剑……透过根部,不时渗出汩汩泉水,顺土坎流下。

田间有野鸭、白鹭悠游漫步,而翠鸟、黄鹂则栖于绿柳枝头,风摆杨柳,忽又惊飞起,如箭穿空。梯田尽处,登上陡坎,现一小潭,即乍甸龙潭。

潭不大,约十数平米,水涌如注,清冽可鉴。水出潭不远,常有村姑堵水浣衣,借以谈情嬉闹。水流声、嬉笑声交合,如银铃脆响。

潭中有鱼,红、白、黑,以及带斑点的,游人观之,则欢腾而跃,摇头摆尾,有迎客之乐。潭边有两树,互相依偎,盘旋而上。主树为榕,寄生树为酸角,树干粗壮,四五人方可环抱。树高数十米,枝叶繁茂,浓荫覆盖。

原先,曾有两股枝芽相碰,疾风吹来,似龙吟虎啸,实为一绝。有人迷信,视为不吉利,将他砍了,甚为可惜。有趣的是,榕树有一板根横搭潭上,约长5米,高1.5米,厚0.5米,似龙身马背,常吸引天真的儿童冒着掉入潭中的危险而爬到上边玩耍。

潭壁杂树丛生,参差披拂,垂于水面。四周有一块长满嫩黄色野花的草坪,可容数十人,少儿时,常与同学来此野炊嬉闹呢!

春节期间,龙潭是村民的好去处。农村无公园,这里就是他们的公园。不用相约,人们携儿带女,盛装前往,热闹异常。那红红黄黄的鲜艳色彩,在泛绿的山洼中成了一种点缀,其中有观山望景的,有照像的,唱山歌的,耍龙的,演花灯的,没人组织,互不认识,在杂乱中又有几分和谐。鞭炮声更是此起彼伏,山鸣谷应,不绝于耳,一派村民除旧迎新的喜庆气氛。

小时候我常到龙潭上去玩耍,在田畴之中有两三棵老的柳树,树洞中常有鸟儿做窝。有一次我与田光荣同学去龙潭玩,他爬到老柳树上去掏鸟窝,传说树洞里常有麻蛇盘旋,我真担心。然而没有蛇,他却掏出几只没有毛的雏鸟,小肚子圆鼓鼓的,嘴巴微张,怪可怜的,我说:“放了它们吧!”田同学听从了我的建议,又把它们放回了洞中,一路上我走着始觉安心。

潭后的山岗,苍松翠柏,林深树密。七八月间,雨水频繁,山林湿润,蘑菇鲜嫩。儿时曾与稍大一点的小伙伴上山采蘑菇,拨开一棵棵松树根脚的山草,只见一朵朵根茎粉白、帽盖像发面做成的小窝头,呈半圆状扑盖在根茎上。蘑菇讲窝,一窝有时一朵两朵,有时七、八朵。每逢看到这些小精灵,刹是让人激动。如今大搞经济建设,农村致富,山腰已辟为果园,种上梨树、桃树。春天,桃、梨竞发,红白相间,分外妖娆。该时期,不仅本乡之人,连个旧城里的人也会浓妆艳抹,穿着长裙,提着相机,到乍甸龙潭观山望景,休闲娱乐。

乍甸坝子土肥水美,不涝不旱,年年丰收,跟四周的龙潭源泉不无关系。

责任编辑:目则珠江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2  网络视听许可证2510473号   滇ICP备11001687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873-3055023  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邮箱:hhwjjbb@163.com

中共红河州委宣传部主管  红河网版权所有  未经红河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