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是到红河州旅游还是旅居,或者只是路过,但只要你关注红河州,溶洞都是绕不开的一个景点,几乎所有进入红河州的游客,都会打卡溶洞。
不管是号称“亚洲第一洞”的建水燕子洞,还是有“云南第一洞”美誉的泸西阿庐古洞,再或者是朴素直观的开远南洞,总会有一个洞激起你探索的欲望,让你欲罢不能。
红河州的所有溶洞,因为都是喀斯特地貌形成的,洞内全部是钟乳石,配上彩灯,如同《西游记》里的妖王洞一般,斑斓奇幻。但每个溶洞又都美得各不相同,可以说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燕子洞位于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头衔的建水县,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有高速公路通达。燕子洞是西南地区保护最完好、容量最大、洞内景观最丰富的溶洞群。
洞中有水,洞中有洞,洞顶倒挂钟乳石千姿百态,自成独立景点达几十处之多,恍若置身琼瑶仙境,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岩宫石府”。
燕子洞既可步行从旱路进去,亦可乘舟顺流而入。整个水洞有大小厅堂数十个,景点数百个。景区内的绝壁琴钟、玉清池、三贤鼎立、石坡天惊、天生桥等数百处景观,让人惊叹不已。
此间流传的美丽动人的传说更让人心驰神往,灵蛇化龙惊心动魄,木石前盟悱恻缠绵,郎女成桥凄婉动人,姜女望夫哀怨寂寞。这里沟、水、洞、林兼备,雄、奇、秀、幽毕集。
建水属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9.8℃,是典型的四季如春的地方,但建水四季如春并不等于没有四季。
在感受季节变化的问题上,动物和植物远比人类敏感。每年逢春,最早给建水报告春天信息的,并非风,并非雨,并非建水人的着装,而是燕子归来和枝头初绽的嫩芽。
正值黎明时分,建水人刚刚睡醒,就听到一片呢喃之声由远及近而来,起身推窗,加入一场迎春的仪式。
很快,天地间充塞了燕的呢喃,声声呢喃最初以细雨飘洒的形态出现,紧接着群燕的影子真的就如一场春雨铺天盖地般降临了。
天下之大,然燕子们偏偏钟情于建水这片山水。它们如约而至,或者说它们共同完成了一次集体远游,现在回家了,回到以它们的名字命名的巢穴——燕子洞。
这是大自然赐予它们的家园,至于它们何时定居于建水,连建水人也无从得知,建水人只看到是千树万树的桃花、梨花迎接燕子回来的。
燕子生命中的许多环节都是在飞行中完成的:在飞行时捕食,那种貌似闲散的姿态原来是在寻找飞虫;在飞行时采集砌巢用材,等待松针或松毛自然掉落,然后在空中一口接住;在飞行时交尾,这是充分展示燕子飞行绝技的动作,这当然有难度,难在两只燕子的配合,更难在雄燕一厢情愿的追求。
在建水,燕子几乎无处不在。天空、大地、山川,到处都有燕子的身影连同燕子的啼鸣和气息。
建水的燕子,有一个诗意的名字,叫“白腰雨燕”。
燕子洞比其他溶洞更胜一筹的,正是它有这几百万只可爱的燕子。
千姿百态的燕子,与溶洞中万年不变又沉默不语的钟乳石相比,它们就是一个个活着的精灵。
虽然溶洞中的钟乳石据考证也是每年都生长着的,但是它们生长的速度确实太慢了,它们要等着溶洞中的石灰岩水一滴一滴地滴下来,慢慢沉积,才能生长一点点,所以钟乳石一般需要几千年上万年才能长出一厘米,其生长速度常常被人们忽略不计。
每年春季,数百万只白腰雨燕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飞聚于建水,筑巢孵卵。
每个到燕子洞的游客,除了感叹燕子洞的宏大壮观、斑斓奇幻,也许最令人难忘的就是那数百万只燕子了。它们一边上下飞舞,一边呢喃如语。那叽叽叽地鸣叫声和洞内的流水声一道汇成一曲别致的交响曲,令人浮想联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