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的河口县,骄阳似火。标准化钢架大棚下,百香果藤蔓舒展着盎然绿意,拇指大小的果实挂满枝头。河口镇政府与县农科局联合打造的“智慧果园”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科技兴农景象。
云南省农科院专家孙曦手持平板电脑,对着大屏幕上的土壤检测数据为68名种植户答疑解惑:“氮元素超标会引发藤蔓疯长,磷钾配比失衡会导致落果……”种植户邓周福提出自家果园坐果率低的问题,孙曦调出“生长周期管理表”,给出精准解决方案:“按第12周的配比方案,水肥一体化系统会自动调整,3天后就能见效。”基地技术员汪泽明蹲在微喷设备旁向农户讲解:“以前浇地靠估算,现在每株果树都能吃上‘定制营养餐’。”种植户邓丽美深有感触,去年试点密植技术后,她家果园亩产从1.2吨跃升至1.5吨,果子不仅产量高,果形还匀称,深受客商喜爱。
河口县农科局特色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郑林说,近年来,结合河口热区气候特点,该县主推“钦蜜9号”新品种,其糖度突破18度,比传统品种高出30%,香甜的口感在市场上备受青睐。
培训现场,河口镇农业农村和财务服务中心主任苏荣宣传的“四维政策包”成为焦点,被农户们围得水泄不通。“家庭农场孵化计划让规模户优先纳入资源扶持清单,购买微耕机可享890元政府补贴,种植百香果还能享受3.1%超低利率。”政策红利让种植大户尹忠辉喜笑颜开,他盘算着通过“惠农e贷—订单贷”申请30万元贷款,用于扩大百香果种植面积。
在百香果种植示范基地,总经理昌策向村民们承诺:“我们全程提供脱毒种苗和专业种植指导,还有订单金融支持,果实收购时随行就市定价。同时,设置兜底收购保障,大家不用担心卖果难的问题。”如今,企业提供的脱毒种苗在基地长势良好,技术员驻村指导,农户只需专心做好管护。政府搭台整合资源,企业输出技术订单,村“两委”组织生产,农户安心种果,四方共赢的闭环让产业抗风险能力提升3倍。
暮色降临,示范基地藤蔓间闪烁着点点荧光,这是生物防治用的诱虫灯。基地负责人望着满园青果,满怀期待:“再过30天,这批果子就能抢‘鲜’上市,电商订单已经排到下个月了。”河口县百香果产业升级的实践,生动诠释了“当科技成为新农具,政策化作营养液,全链协同织就防护网,传统农业必能结出数字化时代的甜蜜果实”的内涵。
责任编辑:韦鸣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2 网络视听许可证2510473号 滇ICP备11001687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873-3055023 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邮箱:hhwjjbb@163.com
中共红河州委宣传部主管 红河网版权所有 未经红河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