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12月4日,红河州残疾人联合会党组书记、理事长陶生安率队参加《红河热线》栏目,就促进残疾人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等方面的问题与听众和网友进行访谈交流,回应大家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访谈现场
红河州残疾人联合会采取哪些措施让更多的残疾人实现就业?取得什么成效?
陶生安介绍,近年来,红河州残联全面落实省委和省政府“稳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及云南省关于惠残助残的工作要求,充分发挥行业部门职能作用,精准帮助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的残疾人实现就业,实现了残有所为、残有所养,形成了各种就业形式残疾人帮扶全覆盖的工作格局。按照《贯彻落实云南省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4年)红河州重点工作任务清单》的总体规划和要求,三年来,红河州共实现新增残疾人就业4856人。
自2020年起,州残联联合各县市残联及基层工作者,通过实地调查、上门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深入了解全州就业年龄段残疾人的具体情况,确保“家庭情况清、就业要求清、培训愿望清”。针对有就业能力和意愿的残疾人提供“一人一策”的个性化服务。
为稳定现有就业岗位并扩大新增岗位,州残联采取了多项措施:组织超过30场残疾人专场招聘会,促成约1500人次的就业意向;鼓励和支持企业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目前已有29家企业安置了10名以上残疾人,共计987人在岗工作;严格执行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政策,三年间累计定岗招录了多名残疾人公务员和事业人员,并走访了323家企业,开拓了近900个适合残疾人的岗位。
秉持“授人以渔”的理念,州残联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涵盖盲人按摩、紫陶制作、电子商务等多个领域,三年来共培训了4260名残疾人。此外,特别关注高校残疾人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不仅建立了“一生一策”的就业服务台账,还提供了求职创业补贴,并利用新媒体平台广泛宣传相关优惠政策,助力更多残疾人大学生找到理想工作。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一头连着市场主体、经济大局,一头连着千家万户、冷暖人心。未来,州残联如何不断提升残疾人就业质量?
“州残联将继续把促进残疾人就业作为重点任务,围绕精准服务、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三个方面,提升就业服务和管理水平。”陶生安表示,一是强化宣传力度。为增强社会各界对残疾人就业的认识和支持,州残联将通过多种渠道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残疾人就业条例》的普法宣传,利用“国家宪法日”“全国助残日”等契机,推动用人单位履行社会责任;充分发挥微信公众号平台的优势,广泛宣传残疾人就业安置政策及税收优惠措施,提高政策知晓度;加大“访企拓岗促就业”工作力度,主动向用人单位普及残疾人就业政策,激发其安置残疾人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保障残疾人就业权益。
二是强化政策支持。州残联将进一步落实《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使用管理规定》,确保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在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方面发挥示范作用;配合税务部门执行增值税退税、城镇土地使用税优惠政策,助力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的企业发展,保障残疾人稳定就业。同时,依据《红河州残疾人就业创业领军人才选树实施方案》和《红河州残疾人就业创业示范基地建设管理办法》,鼓励更多残疾人投身就业创业,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是强化服务保障。州残联将持续开展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调查,准确了解就业年龄段残疾人的培训需求,并据此提供针对性强的职业技能培训;与人社部门合作,开发适合残疾人的公益性岗位,探索农村残疾人多形式就业帮扶措施,带动增收。此外,健全覆盖各县(市)的残疾人就业服务网络,依托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和专业人力资源组织,为残疾人提供职业训练、职业介绍、岗位支持等全链条服务,同时也为用人单位提供岗位开发和政策指导,以实现更加充分和高质量的残疾人就业。
“安置残疾人就业的企业有什么政策支持?”“针对残疾人的培训有哪些”……节目中,上线嘉宾还对听众网友关心关注的问题进行了解答。陶生安表示,下一步,全州各级残联将继续深化残疾人就业支持与职业技能培训,强化康复服务,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积极推动《红河州“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政策落地,促进残疾人教育公平及融入社会,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责任编辑:李彬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2 网络视听许可证2510473号 滇ICP备11001687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873-3055023 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邮箱:hhwjjbb@163.com
中共红河州委宣传部主管 红河网版权所有 未经红河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