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铺出幸福路,工作、顾家‘两不误’。”如今的红河县,群众通过各乡(镇)“巧工坊”,就可以实现“家门口”就业。
勐兴社区居民李英至今回忆起找工作的经历,仍难掩激动之情。“社区工作人员上门摸排就业情况时,跟我说‘扫一扫’就能找工作,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结果真的应聘成功了。”李英口中的“扫码找工作”,正是红河县“巧工坊”推出的创新之举——就业信息二维码。
为打破就业信息不对称这一壁垒,红河县依托“巧工坊”精心制作了就业信息二维码。通过这个小小的二维码,招工信息实现线上实时动态更新,群众扫码后,岗位薪资待遇、工作要求、企业简介等内容一目了然,极大地节省了求职时间与成本。截至目前,红河县“巧工坊”就业信息平台累计线上浏览量达300余人次,促成100余人达成就业意向。
“守着那几亩薄田,满心想着多挣些钱贴补家用,可四处打听,就是找不到合适的门道。”红河县甲寅村村民杨有松长期被困在信息闭塞、缺乏技能提升途径的困境中。
杨有松的顾虑,随着红河县“巧工坊”的出现得到了解决。“真没想到,‘巧工坊’直接把培训送到了‘家门口’。”杨有松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
针对群众提升就业技能的迫切需求,红河县“巧工坊”积极开展就地培训,以来料加工为重点,邀请资深师傅驻点教学,从基础的编织技巧,到复杂样式的设计、工艺改良,一套完整的技能培训体系在“家门口”搭建起来。学员在真实的场景中边学边做,为就业打牢基础。目前,红河县已建成13个“巧工坊”就业服务中心(站点),来料加工订单覆盖92个村(社区),带动920余人就业。
责任编辑:韦鸣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2 网络视听许可证2510473号 滇ICP备11001687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873-3055023 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邮箱:hhwjjbb@163.com
中共红河州委宣传部主管 红河网版权所有 未经红河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