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时节,世界文化遗产红河哈尼梯田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春耕盛景。在层层叠叠、错落有致的梯田上,灌溉沟渠宛如蜿蜒的“生命线”,默默守护着梯田春耕,成为保障农业生产的关键所在。
梯田,多建于山坡,地形复杂多变,每一级都蕴含着先辈的智慧与辛劳。然而,其特殊的地形也给灌溉带来了不小的挑战。过去,因灌溉不便,许多梯田常常面临缺水的困境,农民们辛苦劳作却难以获得理想的收成。
为适应梯田地形,梯田灌溉沟渠采用了分级引水的巧妙设计。主渠如“大动脉”,负责从水源地引水;支渠似“静脉”,将主渠的水分流;毛渠则如“毛细血管”,深入每一块梯田,让水源流入每块田地。这种设计,既避免局部干旱或积水,又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让宝贵的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元阳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副局长白正兴表示:“灌溉沟渠的建设,为农业稳产增产和农产品供给提供了有力保障,为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灌溉沟渠不仅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还是水土保持的坚固防线。它们不仅解决了农田用水问题,还从根本上保障了农业生产的稳定性,让农民能够安心耕种,无惧缺水之忧。
在梯田地区,雨水冲刷曾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如今,沟渠与田埂、排水系统紧密结合,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水土保持体系。雨水落下时,沟渠及时疏导水流,避免对梯田的直接冲击;田埂则起到阻挡和缓冲作用,进一步降低水土流失风险。此外,元阳县水利部门还在沟渠沿线种植各式植被,这些绿色植物不仅美化环境,还像一道道绿色的屏障,牢牢地锁住土壤,增强水土保持能力,为保护生态环境做出积极贡献。
春耕时节,走进梯田便能看到清澈的水流沿着灌溉沟渠潺潺流淌,源源不断地注入每一块梯田。水面波光粼粼,与周围的青山绿树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农户李中奔看着自家田里灌满了水,笑着说:“水沟建好了,粮食有保障,丰收有望了。”
朴实的话语,共同的心愿。条条灌溉沟渠,如同梯田的守护者,年复一年,默默守护着每一块田地。它们不仅为当前的春耕生产提供有力支持,还为乡村的长远发展贡献着力量。
责任编辑:韦鸣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2 网络视听许可证2510473号 滇ICP备11001687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873-3055023 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邮箱:hhwjjbb@163.com
中共红河州委宣传部主管 红河网版权所有 未经红河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