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游记‖邂逅黄龙

作者:蔡维丽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24日 11:30:12

   

      国庆前夕,为错开旅游高峰期,我和先生请了几天公休假,奔赴一千多公里去川西北赴一场深秋的美丽约会。雨中遇见了被称为“天下瑶池,人间仙境”的黄龙,陶醉其间,流连忘返。   

     我们这次旅游目的地是神往已久的童话天堂——九寨沟。因黄龙和九寨沟都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二者之间仅相隔大约100多公里,且都是世界自然遗产,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旅行社在规划旅游线路时就自然地将二者组合在一起,以提高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和性价比。我之前了解更多的是神奇的九寨沟,而黄龙是为这次旅游做攻略时才知道的。

图片

   当日上午6:00,我们坐上旅游大巴从成都出发,溯岷江而上,一直向川西北方向前进,先后经过了都江堰、汶川县、茂县,最后到了黄龙所在的松潘县,全程300多公里,耗时6小时左右。

图片

   坐了三四分钟的缆车,我们到了黄龙所在的藏龙山山腰。穿上雨衣和鞋套,冒雨走进原始森林中的木栈道,步行半个小时后,走到了黄龙沟的中段。一脚踏进黄龙沟,眼前呈现出一大片土黄色的沟床及水流,我心中不免生出几分遗憾,这就是黄龙?仔细打量,才发现这沟床上的流水很清澈,没有一点点泥巴。我才反应过来,这大片沟床就是自然形成的钙华啊!

    随着人流拾级而上,眼前的钙化池越来越多,景观越来越漂亮。谷底清清流水中,一个个钙化池层层叠叠排列开来,有圆形的、半圆形的、月牙形的,自然形成黄白色的池边犹如人工雕琢一般,大自然鬼斧神工地把神奇瑰丽的美景奉献给了人间。

图片

    到了海拔4000米左右的五彩池观景台,其景点介绍碑是一个小学课本造型,才知道有一篇《五彩池》的游记入选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本,该文生动地描写了五彩池景色的美丽和特色。

    站在这里眺望不远处的五彩池,我被深深震撼了,尽管天公不作美,但是在广阔的高原之上,在云雾缭绕的秋景之中,五彩池里的蓝色钙华梯田错落有致,宛如人间仙境。走近五彩池,看到清泉从原始森林中淙淙流出,流进清澈纯净的五彩池。虽然因为阴雨天没有阳光折射,但是水池颜色除了蓝色外,竟然还有褐色、紫色、绿色等其它颜色……贪婪地欣赏着眼前的五彩池,我仿佛梦回我们的世界文化景观遗产——云南哈尼梯田。虽然黄龙和哈尼梯田有着形成原因、地域特征、地质地貌、人文风情等方面质的不同,但是从外观上看,黄龙犹如缩小版的云南哈尼梯田遗落四川高原藏区,小巧精致、美轮美奂,绽放着神秘无限的华彩。

    雨中游黄龙,我们整整花了4个半小时,上坡时身体还行,返回下坡时随着天气的变冷,加之体力不支,膝盖开始隐隐作痛。但是被一幕幕黄龙美景惊艳到时,我们不忘雨中抓稳手机不停地拍照,连连惊呼 “不虚此行,不枉此行,值得不远几千里奔赴而来!”

    五彩池附近有一座黄龙寺。寺门门楣上悬匾,上书“心传遥接”四个行书大字。底层檐下悬一木片制作的多格匾额,正看为“黄龙古寺”,右看为“飞阁流丹”,左看为“山空水碧”。我第一次看到这种精巧的匾额,十分有趣。

图片

     黄龙风景名胜区总面积约为 1340 平方千米,其中核心景区为 700 平方千米,海拔在 3000 米以上。是中国唯一保护完好的高原湿地,拥有国家AAAAA 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等称号,1992 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自然遗产项目。据史料记载,关于“黄龙”之名有着多种说法:一是与大禹治水传说相关,大禹治水从岷江开始,但到了茂州却难以前进,后县境内大屯村的一个氐羌首领助禹历尽艰辛“疏通九河,降九妖一十八怪”,在急难时化成了“黄龙”帮助大禹,负舟而行,疏通了岷江,最后到达雪宝顶脚下,黄龙也留在那儿修行不再离开……后黄龙修道而去,遗五色山水于世,世人建寺,岁岁朝祀。二是与黄龙真人传说相关,古时候有一黄龙真人在此地修炼成仙飞升而去,后人为纪念黄龙真人,在沟内修建了黄龙寺以示纪念。三是从自然景观角度来看,位于黄龙沟中部的一条“金沙铺地”钙华流确实像一条俯卧在坡面的黄色巨“龙”。

    甲辰龙年,有幸雨中游黄龙。黄龙的飞瀑流辉、五彩池、盆景池等大规模钙化彩池群,险峻的高山峡谷,深秋的彩林草甸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记忆深处。

责任编辑:目则珠江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2  网络视听许可证2510473号   滇ICP备11001687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873-3055023  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邮箱:hhwjjbb@163.com

中共红河州委宣传部主管  红河网版权所有  未经红河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