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全国两会上的云南“好声音”③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13日 01:22:09 来源:云南发布

连日来

多家央媒关注

全国两会上的云南“好声音”

和小布一起来看


人民日报

image.png

高巍代表
 
  “‘两高’报告坚持用事实和数据说话,饱含为民情怀、展现公平正义,全面彰显了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迈出的新步伐。”云南大学社会科学处处长、法学院教授高巍代表说,要坚持司法为民,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老百姓急难愁盼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公平正义更加可感可及。
光明日报

image.png

龚健梅委员
  
  我在西部从事基层教育工作30多年,深知要想阻断贫困,只能依靠教育,我也清楚地知晓西部农村的基础教育需要什么——它需要我们有“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坚守精神,需要我们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


  这些年,通过特岗教师等计划引进的青年人越来越多,学校的师资得以充实,课程质量不断提高,变化可喜。做一名合格的教师,首先要热爱教师这份职业,只有热爱了才能留下来、守下去。在西部当教师,面对的学生很多是留守儿童,不仅仅要在课堂上传授好知识,更需要满怀爱心,用知识和爱心一起浇灌西部的孩子。


  实现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关键在于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要让年轻教师“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还应制定更具吸引力的配套政策,并对轮岗交流的优秀教师给予职称评定上的适度倾斜。


经济日报

image.png

杨雅琴代表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健全生态保护补偿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近年来,随着各地区各部门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生态产品的供给显著增加,品类也日益丰富。”全国人大代表、云南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杨雅琴表示,自《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印发实施以来,各地生态资产持续增值,生态优势正逐步转化为发展优势。


  杨雅琴代表介绍,云南坚决筑牢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全力推进绿美云南建设,推动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云南充分发挥绿电、林业、碳汇等优势,发展清洁能源和绿色低碳产业,努力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广阔空间。比如,通过近年来对大理洱海的治理保护,在为洱海建起绿色生态屏障的同时,也为周边旅游注入了新活力,极大地提升了周边生态农产品的价值。此外,云南多地还大力推进旅居、康养等文旅产品开发,持续提升生态产品价值,挖掘生态产品潜力,不断拓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渠道。


  “在推进生态产品的保护开发、价值实现过程中,要注重相关制度的制定和落实。”杨雅琴代表建议,要注重运用经济手段,通过合理的经济利益充分调动企业、农户等各方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持续提升。要完善碳汇市场相关建设,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促进生态产品流通,并通过产业政策、金融政策、财政政策等的引导,促进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提升。

工人日报

image.png

马健代表


  云南省交通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马健代表介绍,他所在的企业正在往数字化、智慧化、绿色化方向转型升级,金融、财务、航务等方面的人才短缺。另外,他曾到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调研,了解到随着企业产品越来越先进,市场需求日益增加,用工需求也越来越大。马健代表认为,数字化、人工智能化背景下,不管何种职业都要注重提升技能、锻炼多岗位胜任能力,以适应变化发展的用工需求。
农民日报

图片

鲁丽华代表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很多接地气的政策,我一定会把好政策、好消息都带给乡亲们,带到基层的每一个角落。”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彝族打歌”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鲁丽华特地换上一身精美的彝族服饰,她抚摸着彝族围腰上的牡丹花图案动情地说,“在我的家乡,牡丹代表着富贵吉祥,老百姓的生活好了、日子富了,就会把牡丹绣在衣服上。”



整合自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 、工人日报、农民日报

责任编辑:卢晔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2  网络视听许可证2510473号   滇ICP备11001687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873-3055023  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邮箱:hhwjjbb@163.com

中共红河州委宣传部主管  红河网版权所有  未经红河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