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加身担使命 红河精神文明建设再出发

——习近平总书记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在红河州引发热烈反响

作者:杨幼媛  李梓毓  张娜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25日 06:46:27

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于5月23日在京召开,会上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在红河州引发热烈反响,大家一致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高屋建瓴、精辟深邃,为做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持续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发挥先进典型示范作用,进一步形成向上向善的社会风尚,以更扎实的行动擦亮文明底色,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红河实践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为新时代新征程上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我们进一步做好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蒙自市文澜街道红竺园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陈娟表示,作为新晋的“全国文明单位”,红竺园社区将倍加珍惜这一荣誉,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举措,持续深化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升社区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素养,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社区力量,让文明之花在社区绽放得更加绚烂多彩。

蒙自市观澜街道碧色寨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普旭东表示,将以“三个衔接”走好碧色寨村乡村振兴之路,依托“15分钟生活圈”区位优势,打造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枢纽站,实现空间衔接;通过“党建+邻里居”服务中心建设,推进“农文旅”三产融合,推动旅居产业发展,实现产业衔接;深化“大树脚”民主议事制度,坚持“用心建好‘文明链’,精心摆好‘文明宴’,热心结好‘文明伴’”这一主线推进治理衔接,加强对“三好新农人”培育,让文明创建成果惠及每位村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新征程,精神文明建设要有新气象新作为。

开远市灵泉小学获评第三届“全国文明校园”殊荣,是对学校全体师生深耕文明育人实践的肯定。“作为教育工作者,深知这份荣誉背后的责任不仅是称号,还是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时代回应。”开远市灵泉崇文小学教育联盟党委书记卢文礼表示,文明校园建设没有终点,只有育人新起点。未来,将以文明校园创建为载体,通过课程浸润、活动滋养、实践淬炼深化五育融合,着力将文明基因内化为学生的精神特质,培育更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近年来,开远市羊街乡村庄环境越来越美,村民的活动丰富多彩。羊街乡荣盛村委会羊街村民小组的李红艳以家为盾,在乡里积极参与“村晚”演出,通过乡村“家长夜校”分享养殖技术,组织乡亲们互帮互助,成为乡村振兴创业发展的领头羊,带动大家共同致富。在得知获评“全国文明家庭”时,李红艳一家感到既惊喜又激动。“这份荣誉对我们全家人来说是激励更是责任。今后我将把积累的养殖经验传授给更多家庭,特别是周边村寨的残疾人家庭,尽力去帮助他们的生产生活,以小家之力带动大家,向社会传递更多温暖和正能量。”

绿春县大头村荣获“全国文明村”称号,现在的大头村委会拉祜寨村民小组,家家有地种、粮食堆满仓,孩子有学上、看病有医保,出行有摩托、旧貌换新颜,一幅幸福和谐的美好画卷铺展开来。大头村党总支书记马龙福表示,将坚持党建引领,积极将大头村“全国文明村镇”这一闪光的荣誉转变为推进乡村发展振兴、带动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动力;依托“白鹇鸟边关宣讲团”宣讲、“山里有约”文明实践服务等载体,组织多样化、村民喜闻乐见的文明实践、文化文艺活动,丰富村民精神生活,厚植文明理念,常态长效加强宣传教育,持续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努力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

近年来,红河县宝华镇朝阳村聚焦把发展“路衍经济”作为激活乡村经济的新引擎,探索以朝阳贡碧“小街子”撬动集体经济“大发展”,着力打造带动群众增收、促进民族融合、推动旅游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活力平台。

“此次朝阳村荣获‘全国文明村镇’,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也是一个全新的起点。”红河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文明办主任张艳莲表示,红河县将以朝阳村为标杆,继续深化文明创建工作,以点带面,不断拓展创建领域、丰富创建内涵,激励更多村庄积极投身到文明创建中来,以“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推动全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责任编辑:李彬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2  网络视听许可证2510473号   滇ICP备11001687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873-3055023  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邮箱:hhwjjbb@163.com

中共红河州委宣传部主管  红河网版权所有  未经红河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