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民心 “道”发展 | 文旅融合出新采 旅居康养展活力

作者:张娜 何梦琪 张耀方 敖俊华 发布时间:2025年01月16日 08:03:49

凭借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绮丽的自然风光,红河州的独特魅力引得无数旅人魂牵梦萦、心驰神往。1月14日的州两会代表委员通道上,“拓展旅游新业态、打造红河特色旅居品牌”成为多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关注的重点,他们分享了红河州文旅发展的成果,并为推动文旅融合向好发展贡献智慧。

近年来,我州紧紧围绕“旅居云南·红河最好在”目标,以全域旅游发展为理念,大力构建康养产业发展链条,不断丰富旅游新业态、延伸产业新领域,将生态环境的“优”转化为旅游发展的“势”,生态宜居的美丽红河名片不断被擦亮。 

文建富

建水县作为全州文旅的亮丽名片,在发展文化旅居、康养旅居、创业旅居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目前,到建水旅居、旅创的“新建水人”已突破10余万人。“如何拓展全域游、全景游、全季游新业态,打造‘旅居云南·红河最好在’旅居品牌?”州人大代表、建水县发展改革局局长文建富给出了答案:依托生态资源优势,积极打造“温泉+文化+休闲+康养+农业”新业态,赋予旅居产品独特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文建富还表示,要在吃、住、行、游、购、娱等环节下功夫,把日常旅游体验“引人来”变为旅居旅创让人“留下来”。 

杨雅涵

同样作为热门旅游目的地,弥勒市从培育经营主体、强化行业监管等方面入手,以文旅康养融合发展的实践,为广大游客奉上了贯穿全年、深度融合、全域体验的文旅康养精品。2024年1月至11月,弥勒市接待旅游总人数1682.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花费207.87亿元……这些可喜成果增强了州人大代表、弥勒市文化馆馆长杨雅涵的发展信心。她表示,将聚力推动农文康体旅资源整合转化提升,开发出更多高品质旅居产品,全力打造“旅居云南·红河最好在”旅居品牌。 

孙筠筠

红河州自然资源丰富,“三千四百年”的文旅名片熠熠生辉,千年哈尼梯田、百年滇越铁路等闻名遐迩。“建议进一步将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康养旅居产业发展。”州政协委员、红河县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孙筠筠建言,要差异化培育康养旅居、避寒旅居、乡村旅居、银发旅居等旅游新业态;充分挖掘梯田文化、民族文化等内涵,推动旅游康养创造出更富文化色彩的亮丽名片。同时,完善设施,逐步形成覆盖全州的较为完备的旅游服务体系,促进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李卉

州政协委员、建水古城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卉关注的重点是特色旅居。“希望积极探索‘旅居+’新模式,建议从政策引领上发力,结合地方旅游特色出台地方性鼓励旅居康养发展的政策,增强经营主体的信心。”面对镜头,李卉表达了自己的期待,并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务实建议:结合各县(市)地理资源、位置优势,整合区域旅游资源,打造旅居示范区、本土民宿客栈和精品酒店示范样板,满足“候鸟式旅居”的消费需求;推出全州旅游交通环线,增加游览步道、健身设施、充电桩等生活配套服务设施;丰富宣传形式,盘活传统地产项目和闲置住房资源,将红河州打造成为“旅居云南”新品牌的重要聚集地。

责任编辑:卢晔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2  网络视听许可证2510473号   滇ICP备11001687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873-3055023  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邮箱:hhwjjbb@163.com

中共红河州委宣传部主管  红河网版权所有  未经红河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