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建水县甸尾乡“‘芋’见甸尾,寻梦乡愁”民俗歌舞大联欢的舞台上,又看到建水县老年人体育协会烟盒舞专项委员会代表队表演的彝族烟盒舞《丰收喜悦运粮忙》。这是第三次看这个节目了,第一次是在建水奥城体育馆看,第二次是在弥勒市西三镇群众文化大舞台。每次观看《丰收喜悦运粮忙》,我都会跟着舞台上的艺术再现,在充满浓浓乡情的舞蹈语言中,化入化出,一会儿身处现在时,一会儿回到过去时,追忆难以忘怀的浓浓乡愁。
乡村舞台没有大幕,报幕员转身入场,大幕就算徐徐拉开了。《丰收喜悦运粮忙》就是在报幕员转身的那一刻“乐”起来,艺术地再现劳动之乐和丰收之乐的。
“大幕”拉开,彝族汉子怀抱四弦,彝族妇女手持水烟筒,在舒缓的滇南彝族音乐声中碎步舞上,这是彝族青年男女劳动间隙或业余生活“吃火草烟”情节的浓缩提炼。彝家山寨青年男女跳烟盒舞,吃火草烟的欢乐,霎时化入观众的幻象中。这既是生活,也是许多彝族群舞作品惯用的导入方式。这个导入方式,是在呼唤人们出工,或招呼劳作的人们工间休息。“干尼老伤伤,吃锅烟养养。”这是彝族村民们工间休息时的白话。工间休息,吃烟跳乐(烟盒舞),是劳累的彝族村民们能量补充的精神方法。劳累的时候,歇下来吃锅烟,跳个乐,对个歌,嬉闹一番,身心放松,便平添了再干再劳作的力量。
但《丰收喜悦运粮忙》的开场导入,不是呼唤工间休息,而是呼唤出工。一声莎莜腔的清亮呼唤,呼出一队头戴竹笠,手持烟盒的彝族妇女弹着烟盒,从舞台左侧鱼贯而出,在清脆悦耳,明快欢乐的烟盒声中,跳成满台舞圈,制造出宏大的劳动场面,给人以激情昂扬的劳动美感。而下地耕作的男子汉们,踩着烟盒舞的明快节奏,颈围白色毛巾,荷锄而上,志气昂扬,踏步穿行,走出了劳动的欢快节奏与生产的繁忙。
此时,跳烟盒舞的妇女们舞到后面,从台左至台右舞成一排,在彝味音乐声中,把烟盒舞跳成劳动的背景和生产的欢歌。在欢乐如歌的生活旋律中,女人肩犁牵牛,男人扛耙牵牛,还有挎箩点种、送水的妇女纷纷出场,一幅繁忙热闹的春耕生产图展示在观众面前。
翻过出工图,便是生产劳动的生动场景,妇女们用夸张、写意的舞蹈语言,起伏进退,翻转扭踢,把烟盒舞跳出了生动形象的春播栽种与秋收收割的喜悦。男人们挥汗如雨,锄起锄落的劲头,渲染出“天连五岭银锄落”的诗意画面。犁田耙地,一般是男人们的活计,但编导让妇女犁田,男人耙地,不仅给观众新奇之感,也营造一种和谐的劳动画面与生活之美。
春天的辛勤付出,迎来秋天的丰收。舞台上没有清晰的时季交替,季节与时间的转换,都是通过演员的舞蹈语言表征,并且不是单线性、单个性的交代,而是同时同台再现。犁田的还在犁田,耙地的还在耙地,两侧跳烟盒舞的妇女们便在收割,舞台中间便出现了谷场上打谷、扬壳、筛选、装袋、清扫的繁忙景象。紧接着,以烟盒为镰收割稻子的妇女们,背起双手模拟背箩,弹着欢快的烟盒,在躬身行进的舞步和交织穿梭的群舞中,凸显出秋收送粮的忙碌和丰收的喜悦,丰收之乐,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渲染和表达。
《丰收喜悦运粮忙》的编导叫李海明。李海明是国家非遗项目烟盒舞传承人、建水县老年人体育协会烟盒舞教学班的老师。六十多岁的李海明,没有进过艺校舞系,他只是滇南大山中喝着山泉水,唱着莎莜腔,跳着烟盒舞长大的彝家汉子。犁田耙地,栽播收割,李海明样样干过。虽然离开甸头老家进城打工,但他丢不下渗入血脉,爱到骨子里的烟盒舞,工余空闲,便在公园广场、街头巷尾跳烟盒舞,随着围观学艺的人日渐增多,李海明成了建水古城出名的烟盒舞师傅,他走进校园,走进机关,走进企事业单位,走进县老体协烟盒舞教学班,成了名副其实的烟盒舞老师,成了非遗项目烟盒舞传承人。十几年来,李海明教跳烟盒舞的学员学生成千上万,响遍建水城乡烟盒舞声,无不是他传承民族文化的清亮回响。
彝族烟盒舞有许多单一动作和套路,它们就像是艺术院校学生表演训练的小品,但李海明编导的彝族烟盒舞《丰收喜悦运粮忙》,已经不是单一烟盒舞动作或套路的展示,而是一个融合了许多彝族烟盒舞动作元素,有构思、有情节、有思想、有主题表达的艺术作品。这是烟盒舞教学传承的一大提高和进步。
《丰收喜悦运粮忙》的提高,是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而在提高的同时,《丰收喜悦运粮忙》又带动指导了烟盒舞的普及,这是对伟人毛泽东对文艺普及与提高关系论述的具体实践。李海明在教会学员们烟盒舞基础动作,实现健身与传承双向价值的同时,由普遍的彝族烟盒舞健身娱乐活动,转向用彝族烟盒舞基础动作开展艺术创作,用学员们普遍掌握的烟盒舞动作,根据自己的四季生活经验,编导彝族舞蹈《丰收喜悦运粮忙》,艺术地再现四季生产过程和丰收的喜悦,既是对劳动的赞美,也是对曾经的家乡生活的眷恋和乡愁追忆。
烟盒声是《丰收喜悦运粮忙》的主题音乐节律,烟盒舞是《丰收喜悦运粮忙》的主要艺术表达。烟盒舞,是彝族村民们从先辈手中赓续传承的生活日常,过节跳、祭祀跳、红白喜事跳、谈情说爱跳、高兴时跳、欢聚时跳、白天跳、晚上跳、工间休息跳、闲暇无事跳,甩手弹烟盒,提脚就起舞,生活充满烟盒舞,日子离不开烟盒舞。《丰收运粮忙》的编导把烟盒舞与一年四季的生活日常,浓缩在六分钟左右的舞台时空里,并将烟盒声与烟盒舞贯穿始终,不仅是生活的真实呈现,更是生活真实的艺术再现。
《丰收喜悦运粮忙》的表演者,都是建水县老体协烟盒舞教学班四百多学员中的佼佼者。他们大多是做爷爷奶奶和公公婆婆。他们除了跟班学习,健身娱乐,带领孙子,处理家务,还要抽时间排练节目。好在他们大多都是在乡村生活过的过来人,熟悉《丰收喜悦运粮忙》这样反映乡村生产生活的节目,编导一讲一提示,就心领神会,努力按照编导的要求,尽力演好角色。妇女们的栽秧割谷,男人们的犁田耙地,打谷场上的扬壳筛畚,背粮运粮的跋山涉水等等,这些一组接一组的舞蹈,是以舞带戏的情节暗示,是情节舞的显著特征,给人以直观、真实的审美体验,让人仿佛置身于舞蹈作品所呈现的曾经的生活环境之中。
《丰收喜悦运粮忙》是乡愁的艺术再现,它对逝去乡村生活的追忆,表达了人们对过往乡村生活的共同情感与眷恋。所以,虽然没有令人目眩的灯效,虽然没有张狂喧嚣的音效,但《丰收喜悦运粮忙》的每一次朴素、朴实的演出,都以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乡愁共情,获得热烈的鼓掌和“这个节目我喜欢”的奖赏。
《丰收喜悦运粮忙》是烟盒舞传承的创新成果,是建水县老体协烟盒舞教学班师生共同培育的艺术之花,她的真实艺术的生活再现,给了观众身临其境的体验,唤醒了观众的乡愁记忆。
需要注意的是,舞台背景画面不大干净,太杂太乱,观众不知是看演出,还是看视频,影响了观看效果。当然,这不是舞蹈本身的问题,也不单单是这次晚会的问题,而是当前许多文艺演出普遍存在的问题。
责任编辑:卢晔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2 网络视听许可证2510473号 滇ICP备11001687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873-3055023 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邮箱:hhwjjbb@163.com
中共红河州委宣传部主管 红河网版权所有 未经红河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