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邻暖家”活动现场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音乐起,歌舞欢;树荫下,小院里,邻里棸,相谈乐;道路上,人来往,车穿梭,秩序井然……行走在泸西县中枢镇,处处是一幅平安和谐的好“枫”景,体现了基层治理效能。
“我们社区地处老城区,老旧楼院多,人口密度大,家庭纠纷、邻里纠纷等社会矛盾多发。放在以前,不管是夫妻矛盾、赡养纠纷,都被大家视为‘清官难断’的家务事。”中枢镇新华社区党总支书记王小海说。
今年来,新华社区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探索网格化新模式,建立“1+3+N”即“一站式+矛盾受理、调解为主、诉讼兜底+N个调解人员”的人民调解服务机制,将现居住居民2383户、8415人划分为15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1名网格员。15名网格员利用“人熟、地熟、情况熟”优势,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坐堂问诊”变为“上门巡诊”,主动走到网格内,收集网格内的矛盾纠纷信息。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及时调解,按照现场了解、登记、调解、签订调解协议书等一系列流程,让群众在“家门口”便能得到优质高效的调解服务,实现了“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矛盾隐患不上交”的目标。同时,新华社区探索“党建引领+志愿服务”“党支部+服务”“党员+责任”管理模式,坚持把抓党建与促发展、惠民生紧密结合,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
无独有偶。在中枢镇瓦窑社区,也走出了一条基层社会治理的新路子,群众的安全感持续攀升。该社区持续在矛盾纠纷化解、人居环境整治、征地拆迁、民生保障等领域下功夫,逐步探索出“共治防护网”的“1+5+6+3”工作新模式。
放眼中枢,一个个网格员围绕“掌握民情、化解矛盾、优化服务、促进发展”总体定位,既当法律政策“宣传员”、服务群众“联络员”,又当民情民意“信息员”、矛盾纠纷“调解员”,有效提升了前端预防和末梢治理能力水平。“迎宾社区坚持‘金丝带’聚民意,‘金点子’解难题,‘金钥匙’提动能,‘金管家’优服务‘四金发力’模式,按照街道、小区、楼栋将辖区划分为1115个微网格,将到社区报到的1000多名党员设为网格长,并充分利用网格员人熟地熟的‘活地图’优势,推行‘党建+网格+调解’的全网格排查调解模式,确保矛盾纠纷得到及时、有效地解决。”该社区党总支书记车星卓说。
在中枢镇,“把最好的服务留给群众”不是一句空话:“幸福食堂”为老年人的幸福“加力”、“红邻暖家”凝聚起同向而行的力量、“泸西建设者之家”成为一个个劳动者的“暖巢”……这些图景,折射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在中枢镇的生动实践和旺盛生命力。基层治理的平安善治,有力助推了中枢镇各项工作奋勇争先。截至目前,云南宏升、云南天露、稷合农业、云南正森语等24家重点农业龙头企业落地中枢,发展水果3.15万亩,各类蔬菜面积4.5万亩……产业兴旺,成为群众幸福生活的“钱”途。
“党建引领下的基层治理,真正把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作为出发点、落脚点和群众期盼的‘幸福终点’。面向未来,中枢将继续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化建设,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中枢镇党委书记孟乔兵说。
责任编辑:卢晔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2 网络视听许可证2510473号 滇ICP备11001687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873-3055023 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邮箱:hhwjjbb@163.com
中共红河州委宣传部主管 红河网版权所有 未经红河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