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评论 视频 专题 文化 直播 图库 看红河 经开区 红河消防

王四军

作者: 来源: 绿春县文明办 时间:2022-02-28 10:58:48

4.证件照.jpg

王四军,男,哈尼族,中共党员,1988年5月出生,绿春人,现任绿春县半坡乡哈的社区总支副书记。2006年12月入伍,2008年12月退伍,期间参与两次地震抢险救灾,所在部队荣立集体二等功。2018年8月加入半坡派出所辅警队伍,2020年12月荣获“云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2021年6月荣获“红河州优秀共产党员”。

一、勇担重任,发挥“排头兵”作用。

王四军同志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哪里需要去哪里,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2020年1月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面对未知,他把奉献当使命,敢为人先;执勤艰苦,困难重重,他将初心当信念,慎终如始;以点为家,有家难回,他化乡愁为动力,砥砺奋进。他就是绿春县公安局半坡边境派出所辅警王四军,一个始终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用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的“平凡人”,他说“我是党员,我先上!”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从2020年1月26日大年初二接到任务后,第一时间到半坡乡戈兰滩公路交通疫控卡点忙前忙后,一边搭建帐篷,一边协调工作人员的饮食、休息、防护等后勤保障问题,逐一登记过往车辆和人员,协助医护人员测量体温,严防疫情输入扩散。一守就是3个月,每天超过12小时值班执勤,把危险留给自己,安全留给父老乡亲。

多次救助和服务群众,把顽强的战斗意志和服务群众的工作热情,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实践行动,切实履行了警务辅助人员职责和使命,发挥了党员辅警的榜样“排头兵”作用。

二、主动请战,发挥“急先锋”作用。

2020年3月30日,面对境外疫情爆发蔓延,他主动请缨到辖区内最偏远、防控任务最艰巨的二甫村堵卡点。绿春县半坡乡二甫村与越南莱州省孟谍县接壤,国境线长30公里,全部为水路,无正规口岸通道,主要便道2条,即18号和19号界碑公路。他深知边境通道管控难度较大,30公里水路国境线游过小黑江便可进入二甫村境内,境外疫情输入防控任务艰巨,但他始终以一名党员和战士先锋要求自己,以身示范,率先当起国门守门人,督促全体辅警做好个人防护,加强锻炼,白天巡逻边境17、18、19界碑,穿梭在深山老林;晚上带领全体辅警对装备柜、垃圾桶、住宿室内外等对重点部位进行清洁消毒,把防控阻击事事做在先,样样抢在前。

三、终于职守,发挥“守门员”作用。

2020年9月15日,他接到任务要求他到边境最前线,他二话没说收拾简单的洗漱用品就出发,环境条件十分艰苦,累了就只能和衣而睡,饮食只有简单的方便食品。他凭着高度的敬业精神和严谨的工作态度,严防死守各个通道,把好关口、守好国门,积极维护了社会良好秩序和公安辅警良好形象,展现了过硬的个人素质和优良的工作作风,获得了上级领导和同事、群众的一致赞扬。

四、平凡中铸就钢铁警魂

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江城县曲水镇和红河州绿春县半坡乡之间的界河李仙江上,有一座巍峨的跨江大桥,桥上一顶蓝色的简易帐篷略显凄凉;三张小床、几个简单的生活用品把小小的帐篷挤得满满当当;两张木桌,几副防疫工具,简易的灶台旁堆放着生火工具、生活物资,给这个执勤点充满了生活气息,这就是土卡河李仙江大桥疫情防控执勤点的真实写照。由于土卡河执勤点设立仓促,再加上路途遥远,唯一的道路还是一条崎岖狭窄的土路,交通不便,物资保障一时供应不上。起初,水电不通,三人只能分工协作,轮流执勤,闲着的人四处捡点干树枝生火做饭,用过的纸碗、塑料袋都舍不得扔,收集起来又是一个生火的好工具。

除了克服物质条件的不足,王四军等人还要面临恶劣的自然环境。9月、10月土卡河温度依然很高,江边蚊虫肆虐,一咬就是几个“大包”,奇痒难耐;厕所是隐秘在江边丛林里的露天旱厕,也没有洗澡的地方,热得实在受不了就到江边洗洗。更难熬的还是雨天,江边风大立帐吹翻,篷内容易积水,还常常把好不容易拾来的柴火打湿,一生火就直冒浓烟,熏得人涕泗横流,夜晚又冻得人直打颤,条件艰苦,生活极其不便。

“比刚开始水电不通的时候好多了,起码现在有水用,有床睡,有烤火器,物资也有保障。”看着眼前如此简陋、艰苦的执勤环境,王四军却很满足。

从土卡河执勤点设立至今,一同值守的另一名辅警和医生换了一波又一波,明明家就在半坡,离执勤点不远,但王四军却一直坚守在岗,一守就是100多天,他早已把执勤点当成了家,并苦中作乐地把艰苦的执勤点比喻成“野炊好去处”。

“你看,有山有水,就是个野炊的好地方嘛,无聊了还可以玩玩手机,跟家里人开开视频,到江边钓鱼,改善伙食,以前哪有这种机会”王四军幽默地说道。

那轻松的语气,乐观的心态,就像在说一件再平常不过的小事,就好像他不是在艰苦的环境中工作,而是在繁重的任务中找到了放松的乐子。

自2020年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从二甫边境18、19号执勤点,再到戈兰滩李仙江大桥、土卡河李仙江大桥等疫情防控执勤点,王四军的身影几乎遍布了半坡乡所有疫情防控执勤点。不论何时何地,他都主动配合乡党委政府、村委村小组、卫生院等工作人员对过往人员实施全天候疫情排查防控和体温检测,现场发放讲解防疫宣传单和防疫常识,对外来人员及务工返乡人员进行造册登记,严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只要是为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在哪里都一样”王四军笑笑,不在意地说。

冬天的执勤点格外冷,冷风吹得浑身打寒战,执勤者们会在帐篷边的空地上拢起一堆篝火,冻得实在受不了,就和同伴换换班、烤烤火。往往这种时候,王四军都会抢着在夜间执勤,只为让同伴睡个好觉,而他自己则借助已经微弱的手电光线,对进出的每一个人进行仔细地询问、查验。

在边境疫情防控一线上,哪里有防控点,哪里就有王四军。披上警服、穿戴装备、头顶国徽,王四军就是一名执勤骨干,凭着高度的敬业精神和严谨的工作态度,严防死守各个通道,把好关口、守好国门,坚决杜绝境外疫情输入,充分展示一名退伍老兵“退伍不褪色”的情怀,诠释了一名专职辅警对公安事业的热爱和不计较个人得失的无私奉献精神。

撸起袖子、围布一挂、拿起锅铲,对同勤兄弟关怀备至的王四军就是一名暖心大哥,他常常安慰和鼓励同伴,把坚守当成使命和乐趣,想尽办法照顾同勤的兄弟们。

但生活中,他也不过是个平凡人,是父母的儿子,是妻子的丈夫,是两个孩子的父亲,有一个想回却总也回不了的家。每次和孩子开视频,孩子都会问:“爸爸什么时候回来?我每次都说过两天过两天,但一晃就是好几个月”。谈及家人,他心里满是心酸,这个在边境一线无所畏惧的“逆行者”,总有些许无奈和对家人满满的愧疚,只好化愧疚为力量,坚守国门,守卫一方平安。

五、优秀事迹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地震后,通往汶川县的公路因山体塌方严重堵塞,王四军所在武警部队首长决定徒步进入汶川,历时23小时,连续行军100公里,13日晚上11点多到达震中汶川县城,成为第一支进驻震中的部队,汶川地震后荣获集体二等功。

2020年12月,王四军也凭借自己在边境疫情防控工作中的突出表现,被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表彰为“云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在边疆营造了“保持先进、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强化了边境一线抗疫民辅警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面对荣誉,王四军却说:“这份荣誉不是我个人的,而是我们大家的,属于每一个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兄弟们”。

2020年12月31日,王四军在执勤点度过了2020年最后一个夜晚,烤着篝火驱走夜晚的寒凉,望着漆黑的夜空,想着即将来临的2021年,王四军真诚说:“真希望疫情早点结束”。寥寥数语,语气平淡,却道出了所有逆行者的心声。“大风起兮云飞扬,父老子幼兮离故乡,安得壮士兮守四方!”没有人是天生的英雄,只是选择无畏。漫漫边境线上,总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披星戴月,风雨无阻,日夜坚守,把放心留给群众,把困难留给自己,把健康和平安留给群众,把危险留给自己,他们用实际行动在边境线上筑起了一道云岭雄关。他们的每一滴汗水,每一次努力,每一刻坚持,都让我们坚信,黑夜过后,会有新的白昼,希望的曙光一定会来临。

(责任编辑:袁潇楠 审核:卢秀丽)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