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评论 视频 专题 文化 直播 图库 看红河 经开区 红河消防

“驻”进民心 “帮”出实效

作者:李静 胡彦辉 王陶 黄传龙 来源: 红河网 时间:2020-07-04 12:34:25

“驻村干部到,村里变化大,农民乐起来!”走进红河州的广大山村,随处可听到群众对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的赞美声。

屏边县脱贫攻坚村民小组“组长助理”进村开展工作

2016年,我州选派驻村扶贫工作队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实现了建档立卡贫困村全覆盖。工作队员坚守在驻地,他们沉下身子接地气,扎根基层听民声,实事求是解民难,凝心聚力促发展,在基层大舞台上,用行动写就为民服务的壮丽篇章。

州委办公室派驻绿春县大兴镇龙丁村委会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向龙丁小学捐赠学习用品 (州委办提供)

州政府办公室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向贫困户讲解扶贫政策 (州政府办提供)

牢记嘱托断穷根

“在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帮助和指导下,我家种植的香蕉,第一批已经销售出去了,收入有数万元。”2月24日,站在自家刚建起的新房前,绿春县平河镇大头村委会建档立卡贫困户李夫龙兴奋地告诉记者。

在大头村委会,通过工作队的帮扶,改变最大的还要数拉祜寨。

“户户红旗飘”工程打造了拉祜族群众“红旗升起来、形象树起来”的守边固边新形象

拉祜寨与越南接壤,距离边境线不足1公里,是“民族直过区、人口较少民族村、边境特困村”。长期以来,由于多种原因,村民基本沿袭着原始粗放的丛林生产生活方式,不种粮食、蔬菜,不养家禽,甚至很多人过着与现代文明隔绝的“小部落”生活,一度成为我州脱贫攻坚中的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坚中之坚。

“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一直是州、县、乡各级党委、政府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战的进军号角。

面对这一时代难题,绿春在全县挑选精兵强将组成“战斗队”,横下一条心,誓要啃下这块“硬骨头”。2017年5月,绿春县政协干部李晓忠主动请缨进驻拉祜寨,任大头村委会驻村扶贫工作队指挥长、拉祜寨工作队党支部书记。该县选调精干人员组建工作队,扎根村子,探索实践了“基层党建+脱贫攻坚+综合治理”守边固边综合扶贫工作模式,一步步帮助拉祜族群众回到正常生活轨道,逐步实现自力更生。

绿春县选调精干人员组建工作队,扎根村子,探索实践了“基层党建+脱贫攻坚+综合治理”守边固边综合扶贫工作模式,一步步帮助拉祜族群众回到正常生活轨道,逐步实现自力更生(图片来自云南日报)

在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带领下,许多拉祜族群众不仅改变了陋习,还成长为种植养殖能手。“如果没有共产党派驻工作队到拉祜寨,我们的日子不会像现在这样好。我要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向他们学习,为更多百姓做好事、实事。”村民普初九激动地说。

在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带领下,许多拉祜族群众不仅改变了陋习,还成长为种植养殖能手(李宁 摄)

如今,拉祜寨的面貌焕然一新,拉祜族同胞过上了团结和谐、幸福美满的新生活。

拉祜寨的面貌焕然一新,拉祜族同胞过上了团结和谐、幸福美满的新生活(图片来自云南日报)

这仅是全州驻村扶贫工作队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红河州坚持把脱贫攻坚战场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大熔炉”,按照“硬选人、选硬人”的要求,从州、县部门选派优秀干部到第一线参加脱贫攻坚战,让干部在脱贫攻坚一线增长见识、磨砺才干,推动建立民情在一线掌握、决策在一线形成、政绩在一线创造、问题在一线解决、经验在一线挖掘、干部在一线发现的长效机制。

驻村扶贫工作队走访入户,了解贫困户情况

组长助理入户了解村民生产生活情况

一任驻村干部,一生扶贫情缘。红河州广大驻村干部扎根乡村基层一线,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劳动,聚焦脱贫靶心,以“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实干精神,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抓脱贫,誓要从根子上斩断穷根,书写勇于担当的新时代脱贫故事。

助民蹚出幸福路

红河,这块雄奇瑰丽的土地,地大物博、物产丰富。然而长期以来,因为历史、交通区位、社会等因素,红河的部分县市仍存在着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贫困人口多等问题。

中信集团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自筹资金帮助贫困户修缮房前道路(韩智慧提供)

建水县面甸镇安边哨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积极参与引水灌溉工程建设(州委组织部提供)

“陡峭的山梁上,村民刀耕火种,高高的杉木树下大多是农户破烂的土坯房,高低不平的土路上背柴的苗族女人艰难而行……”这是屏边县白河镇放阳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邵俊2017年年初驻村时,放阳村给他的第一印象。

放阳村是白河镇4个深度贫困村之一,山高坡陡,箐深路险。

驻村伊始,邵俊就自己买了一辆越野车,哪里最边最远去哪里,哪家最穷最差进哪家,走村入户、调查摸底,主动和群众拉家常、话发展。在放阳村,邵俊和其他工作队员紧扣“两不愁三保障”目标,结合该村特点,坚持从“厚植产业增收脱贫、扶强志智促进脱贫、孵化能人帮带脱贫”3个方面着力。通过努力,2018年年底放阳村实现脱贫出列。

邵俊(右二)走村入户、调查摸底,主动和群众拉家常、话发展

邵俊在民情日记中这样写道:“刚到放阳报到时,小儿子还不满5个月,在驻村的日子里,对儿子满满的思念陪伴着我;偶遇休息回家,却又总是挂念着放阳的工作和村里的群众。有家有牵挂,放阳已成为我的第二个家”。

驻村干部助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生动故事,在全州各地都在上演。

元阳县牛角寨镇果期村委会大顺寨村和果统村委会肥香村荔枝种植历史悠久,但因品种落后且缺少科学管理,市场竞争力弱,难以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通过走访了解情况后,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驻村扶贫工作队与牛角寨镇党委、政府共同筹划,于2019年6月组织果期、果统两个村委会的党员、干部前往广西,学习果树种植管理技术。在“走出去”的同时,工作队还把种植技术专家请到村里,让他们在田间地头现场指导农户种植,振兴当地传统荔枝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

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驻村扶贫工作队与牛角寨镇党委、政府共同筹划,于2019年6月组织果期、果统两个村委会的党员、干部前往广西,学习果树种植管理技术(图片来自红河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返回村子后,我们立即行动,带领村民开展优质品种果苗试验种植,大家干劲十足。”参加培训的大顺寨村党支部书记卢跃春说,他们有信心振兴荔枝产业,开辟符合村情的发展道路。

在红河,广大驻村干部走地头进农家、爬山头趟河沟,精准了解村情民意,逐家逐户叩开心扉,反复研究脱贫思路,从乡亲的急需急盼入手——

聚焦精准扶贫,加快贫困地区脱贫步伐。一大批产业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全州1338个新型经营主体覆盖带动20.2万户、87.2万贫困人口,实现对有产业发展条件的贫困户全覆盖;全州转移就业32.49万人,开发乡村公共服务岗位16197个,选聘建档立卡贫困户11504人作为生态护林员,建设“扶贫车间”251个,帮助贫困群众就近就地就业;贫困地区群众出行、用电、上学、看病、通信、住房、饮水得到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河口县驻村干部梳理不同难易程度的就业岗位,让无法外出务工的贫困户自主选岗,实现企业用工与贫困群众就业“双保障”(图片来自口岸先锋)

办实事好事,赢得了贫困群众的信赖支持。“十三五”以来,完成了377个安置点的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建档立卡贫困户17153户75806人已全部入住;全州1145个建制村卫生室均已达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

开远市医疗保障局驻村干部深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家中,了解医疗负担过重家庭的医疗救治报销情况

除思想穷根,激发摆脱贫困的内生动力。创新基层治理模式,推进激发内生动力16个载体建设,以农村精神文明的加速度推动脱贫攻坚质量的大提升。全州组建7718支3.67万人的“巾帼连心志愿服务队”,建立新时代农民讲习所293个、农民夜校291个,建设624个“动力小站”(爱心超市、荣誉超市),打造643个村史室(墙)。

绿春牛孔镇成立“动力小站”,贫困户凭“积分卡”到小站兑换同等分值的物品,激励大家从点滴做起,自力更生谋发展,勤劳致富奔小康(图片来自云报客户端)

建强基层组织,夯实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抓实党建扶贫“双推进”,培养9770名“明白人”“带头人”,带动5.4万余户群众增收致富,涌现出以刘富珠、高招飘、白福为代表的带贫典型。

金平县金水河镇广西寨村党支部书记刘富珠(前排左)带领群众发展油茶产业

十九大代表高招飘宣传十九大精神

红河县迤萨镇勐龙村党总支书记白福,手把手传授种植技术给村民(图片来自梦想红河)

“驻村铁军”践初心

2018年春节前夕,蒙自市鸣鹫镇杨柳河村党总支委员会向蒙自市委宣传部递交了一份请示,请求组织批准驻村期满的杨柳河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贺炎林能够继续留任,帮助大伙脱贫致富。

“带领大家脱贫致富是我的责任,是一个党员应承担的责任。看着老百姓那期盼的目光,我必须留下继续进行扶贫工作。”贺炎林说。

驻村干部到杨柳河村深入贫困户家中宣传脱贫政策,了解和核实贫困户情况,为贫困户的产业发展和外出务工出谋划策,并送去油、棉衣等慰问品

“以前我们村穷,交通不便。自从驻村扶贫工作队来了后,在基础设施、经济、教育等方面的支持都很大……”杨柳河村委会干冲村村民李展宏对干部驻村开展的帮扶工作赞叹不已。

在红河,还有许多用生命把忠诚书写在扶贫第一线的干部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2018年3月,正是春风送暖、树枝吐绿的时节,州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副主任吴志宏接到任命,前往红河县三村乡驻村扶贫,担任三村乡党委副书记、三村乡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兼补干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

吴志宏(左)生前核查建档立卡贫困户信息

2019年10月17日,吴志宏在补干村委会南哈上寨主持召开“动态管理公平评议会”。会上,他突发疾病,倒在了脱贫攻坚的第一线。经多方全力抢救,于11月8日不幸去世,终年49岁。

家人根据他的生前愿望,留下他沉甸甸的生命厚礼——捐献他的器官,实现他生命价值的最后升华。

吴志宏家属遵从其生前意愿,签字确定将器官捐献(胡彦辉 摄)

“作为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要沉得下身、静得下心,用一点一滴的实事、好事赢得群众信赖,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吴志宏《扶贫日记》中的一段话,是他对扶贫工作的感悟,也是他19个月来在三村乡的工作写照。

2018年5月22日,弥勒市弥阳镇小塘村委会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王俊杰在前往乡镇汇报工作途中,突发脑溢血抢救无效,用定格在48岁的永恒,铸就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人生丰碑。

王俊杰(左一)生前核查建档立卡贫困户信息(图片来自弥勒精准脱贫)

“只有站在这片土地上,我才能踏踏实实地干实事。”带着这句话,王俊杰走了,带着对小塘人民的牵挂走了,带着对父母妻儿的愧疚走了。他把深情留给了大地,他把赤诚献给了人民,用赤子之心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担当与责任,用满腔热爱在扶贫一线战场上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铮铮誓言。

……

战斗在脱贫攻坚一线的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们,一头扎进山村农家,用青春、用热血交出了一本本“硬账”,真正让贫困群众感受到了温暖与贴心

抓基层党组织建设、创办村集体经济实体、农危改、人居环境提升、辍学劝返……在这一桩桩、一件件实事的背后,不仅是全州798支驻村扶贫工作队系统谋划、扎实开展、稳步推进的写照,更饱含着全州3158名工作队员对困难群众的真诚付出与真心关怀。他们一头扎进山村农家,用青春、用热血交出了一本本“硬账”,真正使贫困群众感受到了温暖与贴心!

(责任编辑:李婷 审核:卢秀丽)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