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评论 视频 专题 文化 直播 图库 看红河 经开区 红河消防

踏访云窝寺

作者:张洪科 来源: 中国红河网 时间:2015-02-15 08:56:00

云窝寺大雄宝殿

百年古树“云窝红豆”  

  初夏时节,开着自家的小波罗车,带着妻子到开远市碑格乡游玩,返回途中路过中和营乡响水村时,看到路边有一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云窝寺”的招牌,便与妻子一道欣然进去游览。  

  车子穿过响水村,没有几分钟便来到了云窝寺。这里古木参天,绿树成荫。大雄宝殿、龙王庙、文昌宫、关圣宫、魁阁等建筑依山而建,撒落其间。据当地人介绍,云窝寺终年钟声叮当,香火不断,游客如织,是开远市一道亮丽的自然景观和宗教文化圣地,1993年公布为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云窝寺的来历」  

  云窝寺始建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距今已经230多年。响水村离开远市区70多公里,由于是山路,即使开车也要两个来小时。在这样一个相对偏远的小山村,230多年前怎么会建起如此恢宏的庙宇?记者百思不得其解。带着问题走进云窝寺,查阅了相关资料,才弄清了其中的缘由。  

  原来,在建云窝寺之前,这里自然风光就已经很美,“万石悬空,峻峭高下,恍如石篆,水从中出”,是远近有名的风景名胜区。雍正五年(1727),阿迷(今开远)知州毛振翧到东山视察,见此奇妙景观,不禁感慨万千,“来游斯土,玩赏不怠,吟诗题赋”,便在崖壁题写“水府云窝”。从此,这里有了一个典雅别致的名字“云窝洞”。毛知府兴趣不减,“更塑大土像于石云上”,因此而诱发后人缘势开发,到乾隆十七年(1752)观音寺建成,云窝寺初具雏形。嘉庆年间,又建成了魁阁、文昌阁、关圣阁、韦驮宇等庙宇,使得云窝寺建筑群初具规模。道光四年(1824),乡绅郭秉义、丁维番等人又筹资在云窝洞口深潭垒石砌台,建成了龙王庙,随后建起了建书楼、土地祠,使云窝寺宗教设施更加完善。  

  在云窝寺的建设中,功勋卓著、令人难忘的要数四川僧侣明器禅师。光绪十七年(1891),42岁的明器云游到这里,被云窝寺神奇美丽的景观所吸引,不禁赞叹:“内而八壁玲珑,外而万象森列,且有朝晖夕阳,气象万千,此天造地设之法境也。吾云游西土,三渡恒河,复向诸洋,次越东海,转归南州,遍列刹土,未见斯境。”陶醉之余,毅然决定在云窝寺修建大雄宝殿,以弘扬佛教文化。之后,禅师不论天晴下雨,始终不畏艰辛奔走四方,到处化缘,在庠生丁映奎等人的帮助下,历经11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在光绪二十八年(1902)建成了大雄宝殿。  

  「云窝寺奇观」  

  云窝寺建筑面积1200多平方米,坐西向东,环洞而列,南傍俯新寨,北仰去天坡,东瞰良畴雾穗,北望旧寨柳烟。云窝寺建筑构造匠心独具,是山、水、崖、树俱佳的自然景观与木雕石刻、诗文、绘画并茂的人文景观的和谐统一,历史文化内涵丰富,建筑工艺精巧含蓄,清末《云窝寺八景联诗》碑写到:  

  水府云窝景最幽,丹霞萦回护良畴;  

  崖悬飞阁千秋在,洞泻长虹万古流;  

  八壁玲珑观奇巧,一窍天开漾全球;  

  响声惊梦如更漏,碧雾洞天胜瀛洲。  

  经过上百年风雨的洗礼,如今云窝寺虽旧貌已不复存在,然而这奇特的人文景观和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观骨架依然,珠联璧合,撑起了云窝寺奇情妙景的脊梁。后人经过归纳提炼,总结出云窝寺的三大奇观:  

  奇观之一:洞府庙宇。云窝洞“万石悬空,峻峭高下,恍如石篆”,鬼斧神工,妙笔丹青,“俨如普岩潮梵,真是蓬莱洞天”。其建筑别具一格,山门、神龙祠、文昌宫、大雄宝殿自下而上,依山而建,层层叠叠,雄伟壮观。  

  奇观之二:响水洞府。响水洞位于观音阁的左侧,水从地下深处涌出,旱季水小,流水轻缓,叮叮咚咚,声似抚琴,优雅动听;夏季出水大,汹涌澎湃,如万马奔腾,响彻云霄,豪迈壮观,惊心动魄。由于水声巨大,几公里外的地方都可以听得到,响水河、响水洞、响水村、响水庙等名字应运而生,并赢得了古今骚人墨客的美妙赞誉。  

  奇观之三:具有200多年历史的红豆树。此树耸立在云窝寺山门前的小桥边,树高20多米,一年四季绿荫叠嶂,华盖如云,枝叶繁茂,生机勃勃,早在1984年就被云南省林业厅命名为“云窝红豆”。  

  夕阳西下,与妻子顺着左边小道爬上大雄宝殿,眼前山峦起伏,风景如画,天上的白云仿佛触手可摸,天空像用水洗过一样,湛蓝湛蓝,让人心醉。  

  云窝寺,一座令人流连忘返的寺庙。

(责任编辑:李玉清 审核:卢秀丽)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