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之路更加宽阔敞亮

作者:饶勇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20日 05:51:56

自今年1月8日全面恢复客运通关以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河口口岸每天都车水马龙。边检站民警查验车辆、递交证件、面部识别、车体检查,1分28秒后车辆即顺利通关。

“有科技助力太方便了。”河口东宇外贸报关有限公司经理赵东良说,“现在进口水果进入口岸后2小时就能摆上超市货架,公司货运成本累计下降10%,交易额较去年同期上升13%。”

紧盯“智慧口岸”建设,河口口岸落实流量高峰预警等通关便利措施,优化管理流程,开通13条人员便捷通道。在货运通关中坚持“分车分类”“因情施策”,打造鲜活农副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生命救助“绿色通道”和服务“一带一路”专用通道。引进无线微震生命探测仪、车底检查机器人等高科技查验设备,实现货运检查从人工查验到智慧查验的转变,货运通关时长较3年前压缩60%以上。

5月底,河口口岸出入境人员和进出口货物量双双突破百万级大关,是我省今年首个实现人员与货物“两个百万”指标的口岸。

营商环境事关经营主体生存发展,更是口岸及园区经济能否保持持久竞争力和发展后劲的关键基础。

以跨境电商物流服务为引领,河口口岸运用产业链管理手段整合优化跨境电商产业链环节,实现国际快件和跨境电商进出口装卸、集中查验、转关监管、检疫处理等通关服务“一站式”办理,多种业务同一场地作业、同一时间清关,确保监管集中化、通关集约化,“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成为现实。

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简称“红河片区”)则充分发挥“沿边试验田”优势,以极简审批、极优服务、极致开放、极诚政府、极准监管,全力打造办事不求人、审批不见面、最多跑一次的政务服务新环境。

步入片区唐立特纺织品有限公司车间,数百名工人在生产流水线上有序忙碌,一块块布料被加工成行销海内外的优质服装。

“项目从准备到投产只用了几个月,让企业不用为行政审批东奔西跑,只要一心一意抓生产就行了。”企业负责人黄秋霞为高效优质的营商环境连连点赞。这也是红河片区“先建后验”模式的成功探索。

成立4年来,红河片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推动147项国家和省改革试点任务全面实施,实施率达100%,累计新设企业2429户、新增外商投资企业19户,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534亿元。

去年,红河片区创造了全省26%的进出口贸易额,红河州则与全球140个国家和地区发生贸易往来,与文莱、西班牙等83个国家实现贸易零的突破。

如今,红河片区创新推行项目审批“容缺制+承诺制+代办制”模式,实现工程建设项目自申请至开工时间压缩至5个工作日,成立RCEP企业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行政审批等一站式服务,进一步夯实园区经济发展基础。

责任编辑:佚名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2  网络视听许可证2510473号   滇ICP备11001687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873-3055023  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邮箱:hhwjjbb@163.com

中共红河州委宣传部主管  红河网版权所有  未经红河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