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贵有恒,治须有常。习近平总书记在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要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对主题教育中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好做法好经验,及时以制度形式固定下来。这为我们在主题教育中抓好检视整改和建章立制提供了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注重建章立制、强化责任担当,将“当下改”与“长久立”结合起来,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要坚持问题导向,立足“当下”。敢于正视问题,既是党员、干部面对问题应有的工作态度,也是共产党人党性修养的基本要求。在主题教育中,我们要搞清楚问题是什么、症结在哪里,扎实搞好调查研究,更好践行各项工作要求。在调查研究中,我们事前要确定调研目的,制定具体方案,明确方法步骤,让方向“不跑偏”;事中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不搞纸上调研、不搞材料主义,真正做到走出去、沉下去;事后要作出系统分析、得出科学结论,一切以事实为依据,全面考量,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要坚持系统观念,“改”字发力。坚持系统观念,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观点和方法,也是我们在实践中总结出的重要经验。“当下改”就要把“改”字贯穿始终,运用系统思维,扎实做好整改落实。我们要以时不我待的态度“改”,改出效果、改出效率;以“慢不得”的紧迫感,对亟须解决的突出问题,形成有针对性的任务清单,做到措施可行、责任具体、任务到人。可以立即解决的问题或苗头性问题要抓紧改,把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要落实具体措施、整改时限、责任分工,紧盯不放、一抓到底。
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要注重建章立制,着眼“长久”。制度不在多,而在于精,在于务实管用。我们要坚持边学习、边对照,边检视、边整改,边实践、边总结,持续深化、完善、提升第一批主题教育探索形成的好做法好经验。全面梳理现有制度和规范性文件,对经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要继续坚持;对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存在错漏的,要修改或废止;对亟待规范,确有必要的,要抓紧制定,确保制度立得起、行得通、有实效,用制度将主题教育中的经验做法固定下来,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红河大地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要强化责任担当,确保“立”稳。“长久立”要“立”得稳,就要求建章立制既要全面系统发挥整体效能,也要聚焦红河当下改革重点难点问题突破,着力补齐制度短板、机制缺项,扎紧织密制度的笼子。我们要在强化作风上下功夫,始终以心无旁骛、一抓到底的韧劲抓落实,顽强拼搏、敢闯敢干,努力创造出实实在在的工作成绩,保证主题教育“开花结果”;要在责任担当上下功夫,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真抓实干,深入践行“十种鲜明导向”,增强十种能力,奋力推动红河高质量发展;要在保证长效上下功夫,在建章立制时,注重长治长效,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工作交流、检查督导等,形成以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的长效机制,确保各项制度立后即行,行之有效。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当下改”与“长久立”二者辩证统一、密不可分,坚持长短结合、改立并举,方能精准答题、长治长效。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主题教育各项部署要求,将“当下改”与“长久立”结合起来,同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等贯通起来,理顺破与立的关系,把握改与治的要求,做到当下与长久的统一,确保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红河新篇章!
(责任编辑:陈楠 审核:卢秀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