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推动红河高质量发展,最终目的是造福人民。我们要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统筹推进解难题、促发展、惠民生各项工作,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主题教育带来的实实在在变化和成效。
着力解难题促发展惠民生,要把准主攻方向,有的放矢。红河是后发展和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任务十分紧迫和艰巨。开展主题教育,我们要扎实推进“十百千红河行动”,持续深化作风革命、效能革命,深入践行“十种鲜明导向”,切实增强十种能力,着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沿边开发开放示范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要按照州委“337”工作思路以及系列三年行动部署,持续发展壮大“三大经济”,以经济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要聚焦“一圈三区三带”基层党建布局,实施党支部“扩先提中治软”行动,持续深化“四抓四促”,提升各领域党建质量,确保习近平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省委有要求、红河见行动出实效走在前。
着力解难题促发展惠民生,要把促农增收作为中心任务,常抓不懈。近年来,我州接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做法。但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当前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必须保持责任感和紧迫感,常抓不懈、久久为功。要站稳人民立场,强化宗旨意识,紧扣农村居民和脱贫人口增收这条主线,深化助农增收的“红河实践”,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施好云南省学习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三年行动,高质量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着力解难题促发展惠民生,要聚焦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对症下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群众关心的医疗、教育等都是民生大事,抓好这些问题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要坚持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聚焦群众“七愁七盼”问题,持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践行好“浦江经验”,落实“民呼我为”“接诉即办”机制,运用好“四下基层”常态接访、定期约访、重点走访等制度,开展民生诉求大排查大接访大化解专项行动,制定重大民生实事计划,开列民生实事清单,项目化清单化推动解决就业、教育、医疗、托育、住房、养老等民生领域突出问题,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主题教育的实效。
不论是解难题,还是促发展,最终都是为了惠民生。迈上新征程,担起新使命,我们要坚守初心使命,把人民群众满不满意作为评判主题教育成效的根本标准,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事办实办细办好,为谱写好中国式现代化红河新篇章汇聚强大力量。
(责任编辑:陈楠 审核:卢秀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