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为学生们作演示
一辆辆行驶在城乡、企业、学校的科普大篷车,一个个为大众普及科学知识的“流动科技馆”,成为苗岭屏边一道独特的风景。9月15日,全州科普大篷车“科普育苗”联合行动在屏边一中拉开帷幕。州科协和13县市的大篷车分4组开进屏边县校园、农村,为学生和当地群众带来一场精彩纷呈的“科普盛宴”。
智能机器人、VR眼镜、机器狗……在屏边县民族小学,各式各样的科普展具为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科普课。活动现场,工作人员为学生们作了精彩的演示,激发大家对科学知识的求知欲。无人机腾空而起,整齐有序地在空中变换队形;萌态十足的机器人和机器狗跟随着音乐节奏舞动着……学生们充满求知欲的眼睛聚精会神地看着表演,并不时发出惊呼与赞叹。“我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科学家。”二年级学生黄承俊在看完科普展品后开心地说,他很喜欢电子类的产品,总会向老师了解一些科技产品的来龙去脉,日常生活中父母也会买一些适龄的科技读物给他看。
这边唱罢那边登场。学校一角的欢呼声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只见长长的队伍里,学生逐次吹动手里测风速的科普设备。“这个是测风速的,那个是测雨量的,还有太阳能电池板等,把这几个组合在一起就是一个简单的‘自动气象站’。”屏边县气象局副局长段兴奎告诉记者,希望通过这些科普设备,传达给孩子们简单的避险知识和气象知识。
风力如何发电?箭步如飞的恐龙叫什么?地球的构成成分有哪些?同学们带着对科学的探究热情,积极投入到喜欢的项目中,通过眼看、耳听、手触摸近距离感知科学的奥秘。李书冉同学表示,通过这次活动,看到了很多从来没有见过的科技成果,印象最深刻的是芯片大脑,非常神奇。
在新荣村委会撇枝村民小组,不少过往群众驻足参与活动,大家一边认真听科普志愿者介绍书籍内容,一边提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有关科学的问题,志愿者耐心进行解答。“大篷车来到村里,带来了各类便民服务,我们十分欢迎。”村民邹德成真挚而朴素的话语道出了群众心声。
此次活动,不仅在学生的心中埋下一颗颗科学的种子,而且拓宽了基层群众获取科普知识的渠道,助力打通科普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促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