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田象征着坚定的信念,开垦梯田需要一心一意、心无旁骛、不屈不挠、不畏艰险。我们作为生长在梯田边的哈尼族党员干部,要传承好哈尼族的廉洁美德。”
“‘不是自家羊,不关自家圈。’我们彝族同胞要牢记千百年来彝族形成的追求光明、祛邪扶正、戒贪知耻、勤俭节约、遵守规矩的良好社会风气和廉洁文化。”
“傣族作为‘水一样的民族’,要将‘水’中蕴含的廉洁观念体现在工作、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干干净净做人做事。”
……
元阳县世居哈尼族、彝族、傣族、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近期,该县为巩固提升清廉建设成效,将《云南少数民族廉洁文化知与践》作为教材,强化对党员、群众的廉政教育,引导党员、群众树牢廉洁意识的场景在该县各村寨不断涌现。
“以前,我们到村子里开展廉政教育,一般都是组织学习党纪法规,基层党员、群众的学习兴趣和理解程度不高。现在,结合‘口袋书’内容,既有民族特色,也通俗易懂,党员、群众的学习兴趣更高了。”该县南沙镇纪委书记说。
《清廉云南建设学习教育丛书(2021)》(口袋书)出版发行后,元阳县纪委县监委及时组织全县各级党组织开展“口袋书”的征订,将学习“口袋书”作为提升党员干部廉洁意识、巩固提升清廉建设成效的重要抓手。
“‘口袋书’携带方便,可随时利用‘碎片’时间自学,内容贴合实际,实用性很强,而且还可以扫描二维码观看视频,让我们学起来也更轻松。”这是该县第二纪检监察室一名干部对“口袋书”的学习感受。
正人者先正己。该县纪委县监委高度重视对“口袋书”的学习使用,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将“口袋书”作为理论学习中心组、支部活动及个人自学的重要内容,不断提升纪检监察干部的律己意识、纪法意识。同时,“口袋书”也是该县“每周一课堂”学习的重点内容,“每周一课堂”采用分组形式进行,将全县纪检监察干部分为4组,纪检监察干部轮流上讲堂,人人参与、人人授课、人人讨论,在备课、授课、讨论中,强化纪检监察干部对“口袋书”的理解和运用,将其作为增强理论素养、改进工作作风、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工作效能的“宝典”。
此外,充分发挥乡镇纪委和派驻机构的作用,将“口袋书”作为开展廉政教育、警示教育的内容,组织各级党组织对“口袋书”开展学习。攀枝花乡在干部职工会议上组织党员、干部集中学习“口袋书”;大坪乡组织班子成员集中学习“口袋书”的同时,由各班子成员组织分管科室干部进行学习;驻教体局纪检监察组将“口袋书”带进各学校、各支部,引导各级教师树牢廉洁意识,助推清廉学校建设不断深化。
“要以学习‘口袋书’为契机,不断强化全县党员、干部的廉政教育、纪法教育、警示教育,扎紧扎牢拒腐防变的思想‘藩篱’。”该县纪委县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学好用好“口袋书”,将其作为滋养廉洁土壤的“营养液”,学用结合,解难题、转作风,促廉洁之“花”在基层盛开,做出“清廉云南”建设红河行动的元阳贡献。
责任编辑:佚名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2 网络视听许可证2510473号 滇ICP备11001687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873-3055023 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邮箱:hhwjjbb@163.com
中共红河州委宣传部主管 红河网版权所有 未经红河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