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评论 视频 专题 文化 直播 图库 看红河 经开区 红河消防

坚持健康优先发展 推进健康红河建设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

州卫生健康委主任 毛晓鹏

作者:毛晓鹏 来源: 红河网 时间:2021-12-09 01:41:28

州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13568”工作思路为全州做好今后5年工作指明了方向,全州卫生健康系统以“八个坚持”为抓手,深入贯彻落实州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奋力推动全州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为红河州高质量建成“三个示范区”,谱写跨越发展新篇章提供坚实的健康保障。

坚持以高水平医院建设为龙头健全完善医疗救治体系。一是全力推进滇南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着力将其打造成国内医疗专家、先进诊疗技术汇集地和集互联网+医疗服务、科研教学、健康产业发展为一体的高水平公立医院。二是全力推进医疗集团建设。以滇南区域医疗中心为载体,组建滇南医疗集团,借鉴国际国内先进经验,实行“管办分开”,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提高办医质量和效率。三是创新公立医院考核管理。加强DRGs绩效评价及运用,进一步规范医院运营行为,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坚持以互联网医院建设为重点健全完善分级诊疗体系。加快推进“互联网+医疗”发展,支持州内各医疗卫生机构、符合条件的第三方机构搭建互联网信息平台,实现全州二级及以上医院主要科室能够提供互联网远程服务,建设覆盖全州、辐射滇南地区的互联网医院,推动形成“基层检查、上级诊断”远程诊疗模式,构建有序有效的分级诊疗体系,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坚持以标准化建设为重点健全完善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农村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加强全科医生培养培训,全面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和质量。建立健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责任制,实现农村居民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的目标。补齐边境薄弱地区县级医院能力短板和部分县市没有中医医院的短板。布局建设县级妇女儿童医院、县级人民医院分院,确保县域内优质资源全覆盖。做好健康扶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在5年过渡期内保持现有健康扶贫政策总体稳定,持续巩固健康扶贫工作成果。

坚持以平战结合为目标健全完善公共卫生应急体系。一是创新公共卫生绩效管理和医防协同机制。创新建立以服务结果为导向的公共卫生绩效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州级公共卫生机构、综合性医院及专科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供给协同机制。二是全力推进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快红河州公共卫生应急体系项目建设,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处置能力。三是全力推进红河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建设项目。推进红河州传染病医院项目建设,在县市综合医院推进规范化标准化的传染病房建设,切实增强传染病综合救治能力。四是推进区域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防治中心建设项目。以州第二人民医院为依托,将其建成区域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防治中心,力争到2025年,实现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全覆盖。

坚持以健康素养提升为核心健全完善健康红河行动体系。构建红河州卫生健康大数据中心,向居民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开展家庭和高危个体人群健康生活方式强化指导和干预,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力争到2025年全民健康素养达到30%。

坚持以传承创新为目标健全完善中医药服务网络体系。一是推进红河州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建设,力争到2025年建成拥有1000张床位。二是加快推进以州中医医院为龙头、各县市中医医院和综合性医院中医科为骨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网底的融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于一体的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三是大力推进中医药产业联盟、中医药人才培养基地、中医药科技创新研发实验室、中药材期货交易中心、中药配方颗粒生产线等重点配套项目,全面拓展中医药健康产业链。

坚持以人才高质量为目标实施卫生人才建设攻坚行动。一是以校园直聘、公开招聘、特殊政策引进招揽高端人才,医教协同培养基础人才,落实多点执业盘活现有人才的方式,分类分层次增加卫生人才总量;二是创新建立“红河州卫生健康人才库”,建立交流提升机制,提高现有卫生健康专业技术人才质量;三是建立州、县市两级编制统筹使用制度,优化人才结构布局,推进医疗卫生机构编制、薪酬体制改革;四是充分发挥“卫生健康人才管理中心”作用,健全完善卫生健康人才工作保障机制;五是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在全社会营造尊医重卫的良好风尚。

坚持以信息化为抓手实施“互联网+医疗健康”行动。打造红河州智慧医疗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一个平台,建设医疗健康大数据中心、滇南智慧医疗中心两大中心,强化信息互联互通、研究与应用融合、创新领域政策支持三项保障,构建全民健康信息、互联网医疗、互联网诊断、互联网医药、互联网运营监管五大板块,力争到2025年,基本建成覆盖全生命周期、应用丰富、特色鲜明、结构完善的“互联网+医疗健康”应用服务体系和监管治理体系,全力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

坚持以健康生活目的地打造为载体推进健康产业发展。一是鼓励与社会资本合作建设医养融合养护中心,建设健康养老示范基地。二是积极鼓励发展网约护理、网约家庭医生、网约家庭药师等服务。三是推进生物医药进口试点,支持自贸试验区红河片区内医疗机构与东盟国家依法开展医药合作研究,支持东盟国家医疗机构参与建设生物医药研发外包与服务中心。


(责任编辑:卢晔 审核:卢秀丽)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