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评论 视频 专题 文化 直播 图库 看红河 经开区 红河消防

革命摇篮耀南滇 红色基因永相传

​——“云南人民讨蒋自卫军第二纵队”司令员刘宝煊往事

作者:陈俊 来源: 红河网 时间:2021-08-08 21:24:23

1.jpg

聆听刘宝煊的故事

走进位于建水县临安镇朝阳北路130号的建民中学,只见一栋栋充满厚重历史气息的老房子掩映在苍松翠柏间,革命先烈的雕像和革命烈士纪念碑矗立眼前。这所被称为“滇南小抗大”的学校承载着厚重的红色使命。

在建民中学校史馆旁,建民中学创办者刘宝煊的雕像就竖立在学校中心位置。为更好地传承红色文化,建民中学充分挖掘身边的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建立了校史馆。近日,记者在建民中学校史馆内和同学们一起了解了刘宝煊的生平事迹。

播撒火种成就滇南革命摇篮

1909年6月24日生于建水西庄新房村的刘宝煊,家境殷实,长辈们都希望他能继承家业经营锡矿,但他志不在此。19岁留学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并参加了中共东京特支领导的外围组织“新滇社”。1938年,受家乡进步乡绅之邀回乡创办建民中学。一所朴素而充满生机的学校在抗日烽火中艰难地向着光明走来。

1941年,曾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的共产党员方仲伯来到建民中学,仿照延安抗大的办学模式,把“笃学力行,科学、务实、爱群、整肃、活动”的校训切实贯彻在学校工作中,为建民学生创造了成长进步的良好环境。刘宝煊不但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走上革命道路的引路人。每周一,他经常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为主题发表演讲,提高学生的政治自觉性;组织革命团体“丹心社”“传薪社”,组织学生秘密传阅《联共党史》《共产党宣言》《论持久战》等大量革命书籍,积极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邀请李公朴等社会名流到校讲学,请驻军进步人士对学生进行军事训练、实地演习。建民中学呈现出一派意气风发的新气象。

投身革命深入虎穴救战友

建民中学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两个时期,为党在滇南地区的革命活动作出了重要贡献。

1948年3月,刘宝煊奉省工委之命,在爱国人士李和才的掩护支持下,与方仲伯、廖必均在元江咪哩小柏木村开办军政干部训练班。为在滇南组建“云南人民自卫军第二纵队”及创建滇南、思普游击根据地培养了大批干部。

1948年9月,思普特支要截取国民党的两批武器,由于情报有误,截枪未成。地霸张孟希畏惧国民党追查责任,采取嫁祸于人的伎俩,将思普特支书记曾庆铨、委员蒋仲明诱捕关押。刘宝煊闻讯后,立即赶往墨黑,深入虎穴与张孟希周旋,要他释放曾庆铨、蒋仲明。张孟希阳奉阴违,保证“绝对不会杀害曾庆铨、蒋仲明两位老师”,但刘宝煊还未离开磨黑,张孟希就杀害了曾庆铨、蒋仲明。此行未能营救出两位同志,他深感不安和悲痛。但深入虎穴救人于难的侠义行为,显示了他的义胆忠心和革命豪情。

传承红色基因启航新征程

1947年年底,中共云南省工委在建水召开会议,省工委书记郑伯克传达党中央对全国形势的分析和在云南开展游击战争的指示,研究部署在全省开展游击战争。1948年1月,按董必武指示,刘宝煊化名万明伦,与方仲伯一起来到香港,与华南分局方方书记见面,一起研究了在滇南开创武装斗争、建立革命根据地的问题。2月,刘宝煊、方仲伯和华南分局派来云南的杨江(后任罗盘支队司令)、杨明一起回到了昆明。方仲伯向省工委书记郑伯克汇报了情况。3月12日,由郑伯克监誓,刘宝煊在昆明入党。1948年3月,刘宝煊奉省工委之命,与方仲伯、廖必均一起离开昆明到元江参与发动和领导武装斗争。1948年7月,为统一领导滇南地区的党组织和开展武装斗争,省工委决定建立滇南工委,由张华俊任书记,刘宝煊、方仲伯、唐登岷、廖必均为委员。7月25日,滇南工委在元江朋程宣布建立“云南人民自卫军”。1949年2月9日,自卫军7个支队3000余人在元江因远坝整编为“云南人民讨蒋自卫军第二纵队”,刘宝煊任司令员。按照省工委指示,二纵队成立后进军思普地区,创建思普革命根据地。

1949年7月,原二纵队奉命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第九支队,刘宝煊调任思普临时行政委员会主任委员。

刘宝煊一生做了两件大事:办教育、干革命。从教师到战士,从进步爱国民主主义者成长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刘宝煊在忘我的战斗中,将生命永远定格在了43岁。滚滚红河水,映着他清癯的面颊;巍巍哀牢山,镌刻着他战斗的足迹。

(责任编辑:刘雯霁 审核:卢秀丽)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