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评论 视频 专题 文化 直播 图库 看红河 经开区 红河消防

以“稳稳的幸福”书写决胜全面小康的民生“答卷”

作者:车安达 来源: 红河网 时间:2020-12-19 00:44:44

小康社会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展开这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时代画卷,其中的每一处着墨都让百姓有着切身感受,也体现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变化中。

在金平县伉偭小镇,从大山里易地搬迁出来的孩子们有了漂亮的新学校,再也不用长途跋涉去上课。离开大山,乡亲们在小镇里开店、当产业工人、做起边民互市的小生意,新生活过得红红火火。

在个旧市大数据云计算中心,城里哪条路拥堵、有多少人入学等等,都能从一个个智慧城市平台上找到答案,高效运转的“城市云脑”让市民足不出户就能安享便利。

在弥勒市东风农场,利用“长短结合”“高低搭配”的立体农业发展模式,当地村民在10.4万亩葡萄地内套种上了两万余亩蜜本南瓜,产值预计可超6亿元。“一地双收”成为当地群众增收的新亮点。

在老工业城市开远,曾经的“灰城”“臭城”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处处有鲜花、季季景不同”的绿色城市。一批现代农业企业及新兴工业企业陆续落户,开远成了宜居宜业的“生态新城”。

……

经济发展每前进一步,民生改善就跟进一步。“十三五”以来,从城市到农村,小康目标内涵不断丰富,小康社会建设持续加强,在与时代同进步、与国家共发展中,红河儿女也收获了更加美好的生活。

让鼓起的“钱袋子”装满更多“获得感”

在大山深处,曾经过着游居游耕生活的布朗族、拉祜族两个“直过民族”从深山峡谷搬进新居,有了新产业和新生活,“一步跨千年”融入新时代,实现整族脱贫。

“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拉祜族的今天。”聊起未来的生活,金平县者米乡上纳迷村67岁的拉祜族村民张普忠充满信心:“脱贫不是终点,只要我们甩开膀子加油干,更美好的生活还在后面!”

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十三五”以来,红河州将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指标,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劳务输出扶贫等多管齐下,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一系列举措之下,全州现行标准下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798个贫困村全部出列,7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红河大地历史性地告别绝对贫困。

决胜全面小康的故事也发生在城市。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褪去一天的忙碌奔波,河口县滨河路渐渐热闹起来,人们三五成群开始跳起了广场舞,“生活奔小康,大家的物质生活好了,也要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市民高会能跳着广场舞,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坚实的经济基础。“十三五”以来,我州经济实力大幅跃升。2019年,红河州生产总值达到2211.99亿元,人均生产总值也从2015年的30609元增长至46475元。

受益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十三五”以来,我州居民收入水平持续增长。2019年,全州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6181元、12570元,较2015年分别增加10179元、3971元。经济发展成果惠及千家万户,老百姓的“钱袋子”越来越鼓,获得感也不断提升。

以牢固的“保障网”增添更多“安全感”

今年11月30日,第三批国家组织集中采购药品中选价格在红河州落地执行,药品平均降幅达 77.33%, 最 高 降 幅 达95.16%,实实在在地为患者减轻了药费负担。

关注民生,就是要聚焦民生短板,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

“十三五”以来,我州不断加大民生领域投入力度,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2016年以来,全州累计完成民生支出1705.4亿元,年度民生支出占比均达到78%左右。一系列兜牢民生“保障网”的数据直指百姓关切:

 ——5年来,我州医疗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城乡居民健康水平持续提高。2020年,红河州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437.86万余人,参保覆盖率93.59%。居民人均预期寿命由2015年末的75.07岁提高到 2019年的77.26岁;

——与2015年相比,2020年红河州城市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提高了2640元、2100元。2016年至2020年,全州共计发放城乡低保金49.1亿元。5年来发放临时救助资助4.05亿元,救助58.63万人次困难群众;

——截至2019年末,全州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78.88万人,较2016年增加15.57万人,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从2004年起保持16年连涨。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也持续增加,多层次的社会保障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2016年至2020年11月,全州实施棚户区改造64477套,累计建设公共租赁住房94125套,惠及40余万中低及以下收入住房困难群众……

对于老百姓来说,“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民生关切是生活中一件件实实在在的“大事”,也是对小康社会的生动诠释。稳固的社会保障体系,在老百姓心中建立起对生活的“安全感”,由此获得的踏实、心安与希望,才能为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积蓄力量。

为每一个“奋斗者”托起更多“幸福感”

2019年9月,建水县面甸镇马鹿塘村最后一段进村道路打通时,村民小组长陶永生兴奋地骑上摩托车兜了一圈。有了这条路,农产品就能运出大山,换来生活的希望和奋斗的信心。

“十三五”以来,红河州共实施农村公路硬化10500公里,是“十二五”期间的6.4倍。到“十三五”末,全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累计将突破1000公里。

不断“生长”的道路,延伸到红河大地的各个角落,在推动经济发展活力迸发的同时,也让每一个奋斗者的梦想有了启航的可能。沿着蜿蜒的公路,哈尼小伙李高福创建的“哈农园”红米线走出大山,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和百万元的年销售业绩。

除了道路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外,一系列民生工程也在为拼搏者、奋斗者创造人生出彩的机会。2019年,全州有各级各类学校2466所,预计到2020年末,全州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6.2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可以达到85%以上。教育资源越来越丰富,学习形式越来越多样,既推动了国民素质显著提高,也让更多人拥有了改变自身命运的能力。

另一方面,“十三五”以来,产业的蓬勃发展也为老百姓创造着更多的就业机会。2016年至2019年,全州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1.24万人,每年城镇新增就业保持3.67万人以上。

“路修通了”“找到工作了”“涨工资了”“搬新房了”“农村越来越美丽”“城市越来越繁华”,如今,人们不仅在越来越鼓的钱包中收获着获得感,而且在更好的生活状态、发展环境中增进着对安全感和幸福感的体验。

回眸“十三五”,这是决胜全面小康重要节点;展望“十四五”,这是继续向着全面小康努力奔跑的新起点。持之以恒书写的民生考卷,不仅见证着红河州发展的壮阔进程,也在红河儿女心中托起“稳稳的幸福”。

(责任编辑:刘雯霁 审核:卢秀丽)
1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