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评论 视频 专题 文化 直播 图库 看红河 经开区 红河消防

水至福来彝家寨

作者:车安达 来源: 红河网 时间:2020-12-02 22:17:43

傍晚,阳光越过山顶,暖暖地照在李建斌家的两层小楼上。刚从地里回来的李建斌走进自家小院,拧开墙上的水龙头,清爽地洗了一把脸。“还是自来水方便哟,以后再也不用吃‘望天水’过日子了。”

李建斌家住建水县青龙镇水塘寨村,虽然名字里有个“水塘”,这里却严重缺水,村名的由来正是源于村民对水由来已久的渴望。

水塘寨村是一个彝族聚居地,地势较高,从村里可以远眺四面青山叠翠。但山有多高,水就有多远。住在高山上的水塘寨人,只能眼巴巴地望着天上下雨地下漏,挑水背水,曾是这里的人们抹不去的记忆。

如今穿行在寨子间,还能看到这里缺水的印记。家家户户的房檐上都缠绕着水槽,水槽连接着水管,水管伸进水窖。过去,村民们就这样一点一滴收集着“望天水”过日子。

“爬山背水、花钱买水,过去每天最心焦的就是水。”回忆着为水发愁的日子,水塘寨村党总支副书记普福金为记者算着一本农家账。“烤烟是我们这里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但在这里种烤烟最是辛苦。烤烟移栽的时候,靠肩挑水根本不行,只能买水灌溉,一车水300多块钱,最贵的时候可以到600块,却只够浇两亩地,遇上天干不下雨,一周就得浇一次。你想想,这成本得多贵?”

过不了水这一关,水塘寨就走不出贫困。

今年10月15日,总投资1200多万元的水塘寨提水工程全面竣工。清澈的水源从业租机井,经三级提水泵站,沿着总长近3.4公里的提水管、输水管流进水塘寨580户村民的家中,全村2438人终于吃上了“放心水”,甚至还可以实现一部分生产用水供给。

“因为水,我父亲那一辈的日子是真苦,现在吃上自来水,日子也会慢慢变甜的。”李建斌一边说着,一边拧开水龙头洗菜,清澈的水流落在刚采来的野菜上,溅起朵朵水花。

充满希望的日子,因水的到来,越来越多。

眼里含着希望向前走,撸起袖子勤劳干。水塘寨产业发展因水受限,过去仅种植有玉米、烤烟等,村民们年复一年地辛勤劳作,却仍富不起来。为此,村党总支引进了耐旱的阿里山瓜(产出黑瓜子),采用玉米套种的种植模式,彻底扭转了产业发展的困局。

“黑瓜子的价格稳定,基本上都在每市斤17元至25元之间。比起单种玉米来,收入翻了好几番。”普福金说,如今村里每家每户都种上了黑瓜子,全村玉米套种黑瓜子的面积达到了近4万亩,形成了“千亩烤烟、万亩瓜”的产业格局,让群众生活有了盼头。

“现在吃水的问题解决了,原来的水窖水可以全用在灌溉上,再加上水利工程也能解决一部分生产用水需求,我们正考虑着引进一些蔬菜来试种,让产业结构更加优化。”普福金指着远处的一片大山,憧憬着水塘寨的未来。

今年6月,投资800万元的水塘寨“串户路”工程比提水工程更早竣工,一条条水泥路爬坡上坎,串起家家户户。

“种了瓜、修了路、通了水,生活一下子多了许多盼头,越过越有滋味。”李建斌这样形容现在的生活。在他家的小院中,传统的牛拉犁已经变为了旋耕机,过去烧煤的“土坯烤烟房”也变成了用电的“密室烘干机”。

“今年村里还新增了一台变压器,生活变好了,村里的电器也越来越多,电都不够用了。”谈笑间,有村民用手机播放起了流传于当地的彝族歌舞《阿车车咚》,明快的旋律和欢快的舞步,尽情表达着人们心中的幸福感。

在通自来水那一天,水塘寨村驻村工作队队员李开武有感而发,以此为主题作了一首诗。大家读后非常喜欢,觉得道出了村民心声,于是喜滋滋地裱起来挂在了村委会的墙上,任谁走过都会仔细看上两眼,再念上几句——“水塘干涸空余塘,塘枯水尽人茫然。艰难困苦挖水窖,吃水还得天帮忙。一朝扶贫攻坚战,百年夙愿成真相。彝寨春光今又是,甘泉到家人欢唱。阿车车咚跳起来,彝家儿女幸福长。齐声颂扬新时代,感恩伟大共产党。”




(责任编辑:卢晔 审核:卢秀丽)
1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