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评论 视频 专题 文化 直播 图库 看红河 经开区 红河消防

踏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铿锵足音

——个旧市2019年经济社会发展回眸

作者:个旧市融媒体中心 来源: 中国红河网 时间:2020-01-16 07:52:07

W020200115601918292242_600.jpg

个旧市区一隅(白章磊 摄)

时间的车轮滚滚向前,带着人们奔赴新的一年……

辞旧迎新,回眸历程,一项项工作变得清晰而立体。

2019年,个旧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决战高质量整体脱贫,踏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步伐。

2019年,个旧市全面落实州委“13611”工作思路和“六个新”要求以及市委“12536”工作思路,聚力“5+1”大抓,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奋力推动全市经济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补齐短板弱项 夯实跨越发展基础

个旧市紧扣稳中求进总基调,突出抓好“六稳”工作,持续打好高质量发展组合拳。

重点项目推进有力。实施市级1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307项,完成投资89.67亿元,省“四个一百”重点项目有序推进。

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实际引进省外到位资金133.55亿元,比2018年增长20.3%。中科曙光云计算大数据中心、锦海电器年产150万支电感器、现代种养一体化循环产业链配送中心等项目实现开工。

服务企业精准高效。全面落实市级领导挂钩联系重点企业工作机制,实现锦海电器、圣比和新材料等11家企业纳规升规,新增规上工业产值9.61亿元,非公经济总量占全市GDP比重达到46%。

风险防范有力有效。着力防范化解金融领域系统性风险,狠抓打击非法集资、房地产领域风险化解等各项工作,有效维护地方金融秩序。

对外贸易持续发力。云锡物流、旭众、超拓等企业跨境贸易取得新突破,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2800万美元,比2018年增长12%。

创业就业平稳向好。支持普惠金融发展,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637万元,拨付贴息资金508万余元,配套奖励资金200万元。认真落实职业技能提升和企业稳岗补贴,城镇新增就业7273人。

产业提质增效 蓄足转型发展后劲

该市聚焦重点产业、特色产业,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产业结构持续改善。

工业转型全面推进。立足“产业链延伸+产业更新”的复合型模式抓工业,锡冶炼异地搬迁、华鼎100万吨冶炼废渣资源化综合利用等项目加快推进。沙甸冲坡哨冶金加工产业区优化升级取得实质性进展。个旧市云计算大数据中心正式签约并启动实施,企业云上平台建设有序开展。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成为拉动工业快速增长的主要引擎,增加值增长2.56倍。

现代农业多点推进。红河州百万亩高原特色示范区个旧片区建设加快推进,完成14万亩“两区”划定任务。乍甸乳业公司获批成为全州唯一一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蔓耗雨林”注册为国家热区农业品牌示范商标,阴山草莓等一批“绿色放心”果蔬市场反响良好。大屯龙腾、金益牧业等一批新兴农业企业茁壮成长,巨丰生物成功进入云南第九批创新企业公示名单。全市农业总产值比2018年增长6.3%,农产品加工产值比2018年增长27.3%,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由1.52∶1提高到1.61∶1。

第三产业加速推进。依托“一部手机游云南”,着力构建旅游智慧管理、智慧服务和智慧营销体系,开启智慧旅游新体验。不断开发“+旅游”新模式,积极推进阴山旅游综合开发。旅游知名度明显提升,年内共接待国内旅游者493.2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8.37亿元,分别比2018年增长16%、9.2%。物流、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取得新成效,第三产业增加值比2018年增长5.6%。

接续产业稳步推进。医药龙头企业加快发展,企业效益明显提升。电子商务取得新进展,个旧成为阿里巴巴集团、云南电子商务协同创新中心授权“村播”试点县。

双城联动融合 广拓开放发展空间

该市遵循“主城要疏,新区要建”的思路,统筹推进双城联动、市区融合,着力擦亮“世界锡都·宜居个旧”名片。

城市品位不断提升。坚持只拆不建、提质增绿,统筹推进主城提质改造。完成个旧市工业遗址及城区风貌提升方案策划,“多规合一”管理平台加快推进。启动“美丽县城”建设,完成年度投资7.33亿元,开工建设17个项目。实施2019年棚户区改造15516套93.1万平方米,改造户数居全州第一。老旧小区改造、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新冠商城综合农贸市场等一批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实施“点靓个旧”专项行动,打造靓丽街区示范点。国家卫生城市成果进一步巩固,生活垃圾、污水处理率分别达100%、90%。园林城市建设不断推进, 城市绿化覆盖率、绿地率比2018年分别提高到46.9%、44.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9平方米,“花漫金湖、绿染锡都”成效凸显。

新区建设展露新颜。按照滇南中心城市产业服务中心建设定位,坚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先行,大力推进大屯新区整体城镇化项目,实施重点项目建设22个,累计完成投资19.9亿元。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推动绿色发展

该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污染治理作为发展和转型的契机,加快绿色生态靓市建设,“绿色”成为个旧产业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底色。

综合治理力度空前。全面推动中央、省环境保护督察及“回头看”整改。重金属污染防治“五大工程”建设成效明显,累计完成投资29.8亿元,南部选矿试验示范工业园区进入验收阶段;北部选矿试验示范工业园区基本建成,14户入园企业已投入生产。稳步实施淘汰关停企业“两断三清”工作,大屯海综合治理项目稳步开展,环湖绿廊主体建设完工。

污染防治精准有效。抓住云南省首家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的机遇,与上海环科院共建沪滇环保科技合作工作站,扎实开展土壤环境质量调查,积极探索土壤安全利用,在鸡街镇开展土壤污染修复示范。《个旧市冶炼废渣管理办法(试行)》正式颁布实施。加强对污染源自动监控平台的建设、运维和监管,污染源在线监控监测机制不断完善。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100%达标。滇南中心城市大气污染联防联治有力有效,空气质量优良率98.9%,达到新标准实施以来最高水平。

生态保护持续加强。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生态红线评估工作顺利完成。实施人工造林及森林抚育3.4万亩,通道面山绿化完成种植2.25万亩。连续25年未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河长制工作向纵深推进,“清河行动”清理河道31.6公里,市域辖区内河长制管理的河湖库渠水质达标率86.2%。

决战脱贫攻坚 稳迈协调发展步伐

个旧市紧盯“两不愁、三保障”,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州各项决策部署,投入脱贫领域资金4.28亿元,19个村脱贫出列,1066户3587人稳定脱贫,全市整体性脱贫如期实现。

攻坚责任全面夯实。深入落实五级书记遍访和市级领导脱贫攻坚挂包责任机制,全市贫困村、贫困户遍访和挂包实现全覆盖。

精准扶贫措施有力。实施“菜单式”扶贫与新型经营主体带贫益贫,投入菜单式产业扶持资金732万余元,培育新型经营主体63个,发展烤烟、马铃薯、甘蔗等产业2.88万亩。抓实异地集中式产业扶贫,与乍甸乳业等共建扶贫车间17家,覆盖462户1111人特殊贫困群体,实现稳定增收;着力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实现建档立卡户就业4985人;投资1638万元实施26件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全市4.14万农村人口(含4864人贫困人口)受益,实现农村安全饮水全覆盖;住房安全保障到位,农危房改造4597户全部实现竣工入住。2096人易地扶贫搬迁任务顺利完成,大屯“幸福小区”城镇化安置点作为先进经验全省推广;教育保障提质增效,控辍保学“双线六保”责任机制和“四步法”得到深入落实。贫困人口“病有所医”得到保障,贫困户100%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住院报销比例达90%以上,大病救治率达100%。

乡村面貌明显改善。编制完成《个旧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积极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成全市574个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工作,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完成确权登记36.15万亩。美丽公路、农村公路建设里程235.19公里,个旧至元阳公路成为全州第一条“美丽公路”。城乡光缆通达率100%,全市行政村全部实现“网络村村通”。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清洁行动。全市423个自然村建立村庄保洁制度和文明村规民约,农村“厕所革命”完成新建、改建8225座。沙甸街道金川社区成功创建云南省美丽村庄。

力推重点领域改革 增强创新发展活力

该市把改革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把准关键点,找准突破口,持续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向纵深发展。

创新能力稳步提高。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占GDP比重达1.41%,高新企业总产值达到65.07亿元。

供给侧改革纵深推进。“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全面落实。严格落实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共减免税费2.87亿元;大力推进电力市场化交易,为1042户企业退补电费7717万余元。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取得新突破,企业活力充分激发。

“放管服”改革深入人心。持续推进简政放权,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深入开展“减证便民”专项行动,取消各种证明材料225项,基本证照凭证统一规范。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企业开办时限压缩在3个工作日内。中介服务选取数连续两年排名全州第一。“互联网+政务服务”网络政务服务平台投入运行,“一部手机办事通”推广使用位于全州前列,政务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强化,公共资源交易严格规范,群众和企业办事创业更方便。

增进民生福祉 共享发展成果

该市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下大力气解决好市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年内投入民生领域资金37.92亿元,比2018年增长9%。

教育事业取得突破。义务教育各项政策全面落实,基础教育“三率”名列全州前茅。全市8所幼儿园达云南省一级示范园标准,排名全州第一。中考核心指标排名全州第一;高考总上线率100%,本科上线率排名全州第二。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红河州实验学校实现招生办学,有力助推大屯新区开发建设。

医疗健康亮点纷呈。个旧纳入全国紧密型医共体试点并启动实施,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稳步开展,医疗保障基金安全运行。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加快推进,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大屯新区中医医院、个旧市人民医院综合大楼建设项目主体完工。

民生保障坚实有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统筹扎实推进,城乡低保、社会救助、抚恤优待标准逐年提高,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深入推进全国殡葬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完成8个乡镇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

社会治理卓有成效。大屯、沙甸顺利撤镇(区)改街道。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成效显著,典型经验受到国家民委和省民宗委充分肯定,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的成功创建贡献了“个旧力量”。深入开展反恐、禁毒人民战争,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更大实效,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明显提升;全面开展“七五”普法,依法治市工作成效显著;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全市人民群众生活更加幸福、更加美满、更加充实。

(责任编辑:卢晔 审核:卢秀丽)
1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