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评论 视频 专题 文化 直播 图库 看红河 经开区 红河消防

教育扶贫让幸福绽放

作者:王宗林 来源: 红河网 时间:2020-11-12 21:14:27

走进金平二小的图书室,只见学生们在认真地挑选自己爱看的书,学校老师曹春玲感叹,现在的孩子真幸福,书的品类全而多。图书室没有的,家里可以帮他们买。回想起小时候为了看一本小人书,都要省吃俭用才能拥有。

曹春玲家住在金平县沙依坡乡妈卡波村委会鱼塘村,记忆中的鱼塘小学是一栋栋的茅草房,课桌由长条的杉木板拼凑而成,一张桌子并排坐四五个学生,一个年级只有一个班,语文、数学、体育等课程都是一个老师教。

曹春玲是哈尼族,老师讲课大多也用哈尼族语,只有读课本时才用半普通话半方言。课本上的内容会读了,但无法转化成日常交流的语言,在生活中也不会用汉语交流。

一直到上5年级,她随父亲一起来到沙依坡小学才开始学讲普通话,在老师的帮助下,课本上的一些知识转化为哈尼族语,“学以致用”在这里得到具体体现。来到这里更大的转变是在生活中也会用汉语和汉族伙伴们交流。

从沙依坡乡距她家有10多公里路,每个周五放学,她都要回家看望奶奶,但都要靠自己走路,运气好时可以搭乘免费的拖拉机。

曹春玲有两个姐姐和一个哥哥,上小学时,她都是穿姐姐穿剩的衣服,衣服烂了打一个补丁再穿。如果哪一年运气好过年时能拥有自己的一件新衣服都要开心好几天。

1996年,曹春玲以全乡第二名的成绩来到金平县一中读初中。每周她都要拿大米交给食堂换饭票,大多数时候她每天只吃三毛钱的小菜,一元钱一个的肉菜一个星期才舍得吃一次。到考中考时,老师建议孩子们每天吃一个水煮蛋补充营养,但家里情况比较困难,一个星期只能吃一个。

曾记得中考完毕父亲带着她去个旧旅游,来到一个书店前她的脚就挪不动了。父亲只同意她选1本书,她哭着央求父亲买下她选中的3本书,父亲执拗不过买了,但第二天只能提前赶回金平,因为买了书就没有住旅社的钱。

1999年她去昆明上中专,上学的路途尤为艰辛。沙依坡乡到金平县城的班车每天只有一趟,有一次车在阿堵波村坏了,她为了赶去昆明上学,自己一个人走到马堵山再辗转到金平县城,到了金平才发现脚都肿了。那时,从金平坐卧铺车上昆明要10多个小时,傍晚6点上车,要到第二天凌晨四五点才能到达昆明。

拿出手机,看着视频,小时候的记忆犹在,从来县城读书后,与父母交流都是靠写信,纪念朋友间的友谊莫过于春节前后邮寄的那张明信片。到了昆明后用上IC卡电话,后来用上了BP机,再到后来的诺基亚手机,这些生活片段都深深地刻在了曹春玲的脑海中。

曹春玲成为一名小学老师后,到现在教学都用上白板,课堂上有了动态汉字笔画演示,白板上有了汉字的标准读音展示。学校有了电脑室、实验室,各种实验器材更是琳琅满目。孩子们每个节日都有着不一样的主题课外活动,最让曹春玲羡慕的还是学校的图书室,藏书真多,而她的儿子看书也有了更多的选择,有时候给儿子买一套价值几百元的书也不心疼。

现在的孩子真的很幸福,曹春玲不止一次地对同学们说,珍惜当下的生活,祖国强大了,富裕了,才可能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安静读书。


(责任编辑:卢晔 审核:卢秀丽)
1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回到顶部